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华长仙门完成修复 曾是金华古城的水路门户

2015年03月12日 08:46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金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可是金华古城墙长什么模样,大家都不知道,未免有些遗憾。

  这几天,紧邻婺江码头、帝壹城南侧的长仙门(水门)城垣遗址,完成保护修复,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

  站在城垣上,眼前就是滚滚婺江水,依稀还能感受到李清照诗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的气势。

  现状

  长仙门城墙重修,有望与通远门打通

  翻开金华府城历史,可以看到金华最早的城墙建造于1100多年前。随着历史的变迁,古城墙逐渐颓败消失,难觅踪迹。

  记者从金华文物局文物保护所了解到,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了长仙门城垣遗址。和通远门古城墙一起,成为金华古城核心地带幸存的两段古城墙。两段均为明清时期的城墙。

  金华93岁何孙耕老人讲述,以前通远门城墙就在现在的金华大酒店南边,长仙门城墙则在尖峰大厦的后面。在新中国成立前,这两处城墙还是相连的,而连接两处城墙的是雄伟的通远门城楼。

  2012年,金华市政府批复了通远门—长仙门城垣遗址保护规划。

  这一次修复的这一段,就是西市街东面的长仙门城墙。金华古城的南大门长仙门,是古时金华入城最重要的水路门户,俗称水门。

  金华市文物局专家蒋金治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在康熙版《金华府志》中,保存有手绘的《金华府城图》,其中就标识有长仙门,长仙有“大仙指航”的意思。它是当时金华人沿水路去杭州等地的最主要门户。

  记者从负责修复工程的金厦集团了解到,重新修复的城墙,总长度达到100米。根据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按古城墙比例进行修复。城垛是新的,在原来遗址基础上,进行了重修加固。同时设计登临步道,市民可以登上城墙顶部。

  据他们介绍,这只是近期规划,保留西市街交通功能不变,完成城垣遗址公园建设。

  一街之隔的通远门城墙,要等到周边的国际大酒店拆迁以后,才开启重修计划。到时候,通远门—长仙门城垣有望打通,通远门也可能重现英姿。

  传说

  昔日金华长仙门,舟船往来繁华

  金华文物局专家告诉记者,历史上通远门—长仙门这一带非常热闹,因为这里是水路进入金华城的必经之路,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做生意。

  关于长仙门,历史上也有不少传说。

  1、陈友谅兵败,九员大将后代漂泊在水上

  金华还有不少老人记得水门外江水非常深,每年夏天洪水来,都会淹死不少人,所以大家都传说这里有“水怪”。这水怪长什么样,却谁也没见过。

  不过,当时大家能经常看到的却是江面上漂浮的渔船。据说里面奇怪的渔夫,常年累月生活在船上。除了通过水门上岸买点东西,从不上岸。

  这些渔民,一说这些人是陈友谅部将的后代。

  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元末陈友谅和朱元璋争夺天下,陈友谅被打败后,他手下九员大将姓“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的家族被朱元璋贬为贱民,世代以捕鱼为业,不得穿鞋、不得在岸上建房居住、更不能与岸上人通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水上渔民部落。他们自相婚配,世代居住在船上。钱塘江流域的干支流上,都有这些渔民分布。

  婺江也不例外。雍正十三年(1735年),严州府淳安县人方楘如所作的《百五岁老妪》就有提到这些渔民在婺江上生活。“妪陈氏,本渔舟妇。渔舟凡九姓,男来女往,世婚媾如朱陈村。相传故陈友谅水军也。友谅败死,水军散走东下,其后杂隶衢、婺、严三郡,为舟师所隶之。”

  意思是这些渔民本是元末陈友谅的水军,陈友谅失败后,他们移居到浙江上八府的严州、衢州、金华三府水域,受隶于当地水军。

  在金华,水门是唯一允许他们上岸的码头。

  2、水门一带“茭白船”不少,舫女歌喉婉转

  对于这些漂浮在水门外的渔船,金华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说。

  这些渔民是故宋遗民,因爱严陵山水,带着眷属浮居水上,专业捕鱼为生,不与陆地居民通婚姻。这些船的叫法很多,有“江山船”、“九姓渔船”、“钱江画舫”,还有“茭白船”。据说,兰溪到新安江一带都有分布。

  据说他们原来都是世家后裔,平日娇生惯养,所以除了浅吟低唱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擅长了,日久天长,谋生乏术,只好靠着歌喉,卖唱度日。这种花舫,俗称歌妓船,由于舫尾置炉灶处突然耸起,故又称茭白船。

  晚清时期,婺江水门一带的茭白船也为数不少。兰溪茭白船尤盛,从水门棺材垄至朱家码头,曾漂浮着高高低低、红红绿绿、沉沉浮浮的茭白船,为数达90多艘。

  “茭白船”这个称呼,现在金华地区尤其是兰溪不少上年纪的人,都还听说过。当年那种画舫如云、歌舞笙箫的场景,却只能留在想象中。

  历史

  两浙城池,惟婺为首

  1、城墙始建于唐朝

  史料记载,唐开元年间,婺州州治迁徙今址。州治城墙,由吴越王钱鏐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四月授命始建成,后梁开平元年四月(公元907年)建婺州城,城墙周围九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二丈八尺。并筑有子城(今东市街以西,八咏路以北,酒坊巷以东,将军路以南的坡地上),周围约四里。子城有四门,南为保宁门,东为熙春门,西为桐树门,北为金华门。

  2、北宋重新修筑,设城门11处

  历经219个春秋,逐渐毁坏。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知州范之才重新修筑。周长十里,基宽三丈,面宽三之一,高倍之,设城门十一处,不久其中四门毁坏,留有七门。东称赤松门,南称八咏门、清波门、长仙门、通远门,西称朝天门,北称旌孝门。

  3、清末时,城墙全长5600多米

  明、清时期,金华古城墙曾多次修筑。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修筑后,有“两浙城池惟婺为首”之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新测量,全城长一千七百零五丈八尺(约5680米),高二丈三尺许(7米多)。

  城门东南有赤松门(俗称梅花门),南有八咏门(旧名玄畅门)、清波门(俗称柴埠门)、长仙门(俗称水门),西南有通远门(俗称望门),西为迎恩门(一名朝天门,俗称兰溪门),西北为天皇门(一名天柱门),北为旌孝门(俗称义乌门)。

  本报记者 朱浙萍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