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儿童文学作家谈"巴巴爸爸"作者:他对所有事情好奇

2015年03月12日 09:5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巴巴爸爸系列的作者达鲁斯·泰勒先生于2015年2月19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5岁。昨天,巴巴爸爸系列图书的出版方接力出版社在京举行“巴巴爸爸,永远的爸爸——达鲁斯·泰勒追思暨作品赏析会”,来自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名家金波、曹文轩、葛冰等聚集一堂,共话曾带给人温暖与思考的巴巴爸爸,追忆这位有着孩子般好奇心与学习精神的老人,并探讨泰勒的创作给予那些希望为孩子创作的人的启示。

  一贯童心

  泰勒2011年和2012年两次来到中国,“一个有趣的老爷子”,是很多人对泰勒的深刻印象之一。比如他来到中国时穿的粉红色宽大衬衫——“巴巴爸爸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表示:“他对我们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心,所有的事情在他的心目当中都是好奇的,都是新鲜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孩子的生活当中,才有这样的灵感。所以我觉得一个从事儿童艺术创作的人必须有新鲜感和好奇心。没有这一点,他也不可能那样亲密地走进儿童,因为儿童的心理活动就是一个新鲜感和好奇心。”

  此外,泰勒的学习精神也为众人称道,接力出版社总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白冰说道:“泰勒80岁开始学中文,他请了一个在法国定居的中文老师,他来中国会简单的中文字词对话。比如我们在巴黎咖啡厅和他谈完了版权的事情,他在回去的路上就用中文写‘巴巴爸爸’,他问我写的怎么样?我给他打了一百分。80多岁的老人还能坚持学习外语,我觉得体现这个老人那种学习精神和对中国的喜爱。”

  一种启示

  巴巴爸爸系列作品,给予读者快乐的同时,也给予读者温暖以及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在追思会开始之时,大屏幕上播放了泰勒微笑着用中文向中国读者问好的画面,也播放了泰勒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下“儿孙自有儿孙福”几个大字。金波对此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俗语浓缩了中国人的一种儿童教育观。泰勒为什么对这句话这么感兴趣?还要学习汉字把它写下来,这也是出于因为他对自己儿女非常深情的爱,他对孩子给予很大的希望。对于中国的一些儿童观、教育观,他又是那样的热心去探索。儿童文学是没有国界的,儿童所共通的东西和大家都应该去理解的。”

  一个经典

  白冰也谈到他对泰勒创作另一个方面的思考,“一生只致力于一个经典形象的创作或一组艺术群像的创作,最有可能创造出经典形象。泰勒一生只致力于巴巴爸爸的创作,贝约一生只致力于蓝精灵的创作、米勒一生只致力于鼹鼠的创作,他们和他们所创作的艺术形象,都成为了千千万万读者中不朽的形象,这个世界的永恒的记忆。”

  ■延伸思考

  保持幻想结合现实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蓝皮鼠和大脸猫》的作者葛冰说道,很多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从3岁到80多岁的读者都可以阅读。“巴巴爸爸”这个系列作品,是的的确确从小到老都可以阅读的。而且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欢乐,这跟“巴巴爸爸”本身故事的特质非常有关系。“巴巴爸爸”好像是橡皮泥,是可以变形的,里面其他角色也可以变形。这个实际上是幻想色彩非常浓的、浪漫的。但是这个作品,又是非常现实的,“他把最现实的内容和最赋有幻想性的东西结合起来了,我觉得这是最难的。所谓的幻想就是脱离现实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一折射的话对现实生活就有一段距离,可是巴巴爸爸没有这种感觉。巴巴爸爸再变形,你也能跟生活当中自己所熟悉的人物联系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它里面所有的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也正因为这一点,咱们看了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所熟悉的东西。”

  手工创作是种陪伴

  巴巴爸爸,从那句动画片中大家熟知的“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到2010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图画书已发行360多万册,是两代人的巴巴爸爸。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谈道,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对文字绝对的重视,慢慢过渡到对图画的重视。而巴巴爸爸这一经典形象背后的启发,无疑能够带给我们图画书原创事业很多思考。正如金波谈到的,“他的创作方式是手工式的,绝不是像电脑复制的方法。他的每一幅画,每一个故事的构思,都是深入到他自己被感动以后,然后一笔一划地画出来,这是不是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作为绘本或者图画书,这种艺术样式我们应该怎么去创作?”

  漫画家聂峻也说道,“巴巴爸爸”带有非常强烈的古典主义装饰的感觉,它不会给人带来一种失落感。“我自己其实并不是很喜欢现在很高科技做出来的漫画作品,它看完了以后很热闹,但是之后有一种失落感。“巴巴爸爸”不会。它一直陪伴我们成长,是可以陪伴你,跟你一起慢慢长大的作品。”晨报记者 刘婷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