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76年毛泽东病重期间盼回故乡韶山 愿望未能实现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3月13日 16:30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
乡愁。中国民族摄影网供图

  记者 范亚湘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乡愁是一种致命的浪漫,正月初,上海大学一位博士生以《近乡情更怯》为题写了一篇网络走红的回乡札记,进而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浪漫情愫,一时间,“乡愁”二字在网络上泛滥成灾。长沙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无论是从长沙走出去的人或者从外地来长沙的人,萦绕在他们内心里的那股乡愁始终不曾抹去

  长沙自古就是一个洋溢着乡愁的城市

  假若登高俯瞰长沙城,岳麓山是一个好地方,定王台也是一个好地方。在这两处,几乎可以一览长沙景色。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当年,定王刘发站在城东他新筑的幽州台上,一边吟诵着先祖刘邦的《大风歌》,一边踮起脚尖眺望长安。依稀中,他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看到了同在思念儿子的母亲。

  景帝前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55年,刘发被封为定王,封地在长沙。刘发离开故乡长安和婢女出身的母亲,来到被称为“南蛮之地”的长沙为王,心情一直闷闷不乐。刘发心中最大的不愉快,是远离了他曾经熟悉的故乡长安和母亲。儿子是母亲惟一的支柱,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发感应到了母亲的思念,但苦于回不了故乡,于是,他就采取南米北运,北土南调的办法,在长沙城东筑起了一处高台,每天登台眺望长安,慰藉乡愁。后人为了纪念刘发,把他筑的幽州台改为了定王台。

  其实,早在11年前,就有贾谊在长沙大发思乡之愁。贾谊少年得志,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并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

  长沙可谓贾谊的第二故乡,有“贾长沙”之说。贾谊做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住所,停在了他座位的旁边。猫头鹰像鹃,旧时视为不吉祥之鸟。贾谊因被贬谪,常自哀伤,以为寿命不长,如今鵩鸟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作《鵩鸟赋》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只好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

  不过,难能可贵的就是,贾谊对于生死看得很淡,相反,他却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他在《惜誓》一诗中写道:“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心神安适自得终日快乐,吸饮天地六气自由翱翔。想那长生不老永为神仙,还不如回到久别的故乡。故乡遥遥远隔千里,要回到故乡谈何容易?身在长沙的贾谊,只好将乡愁深埋心底,认定长沙为第二故乡。

  唐大历四年(769年)早春,诗人杜甫溯湘江而上,经乔口、铜官和新康到了长沙。诗人寓居长沙前前后后约近两年,虽然生活谈不上幸福,但不忙也不闲的他却因被长沙人文地貌吸引,以及所遇见的朋友,而颇有些惬意。“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往来酬唱,也还不少。几乎每一个南来北往过长沙的官员,诗人都有诗相赠,且还追酬故人高适、寇锡,借景抒其怀,托物言其志,发幽古之思,“哀今征敛无”。这段时间诗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拖着病残之躯,一边陪着友人遍逛长沙、倚几论诗,“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湘江如一条白练,一头牵着诗人向南奔避,一头牵着诗人向北怅望。唐大历五年(770年)夏末,臧玠长沙之乱平定。人们发现南逃避难的杜甫又回到了长沙,还是租佃了先前那间简陋的茅屋小楼。此刻,诗人的身体非常之差,老病复发,还伴有剧烈的咳嗽,已然很不适合吃住在船上了,茅斋成了他唯一可以安身歇息的地方。更多的时候,他就呆在茅斋里吟诗看书。因茅斋面临湘江,富有情趣的诗人便将其取了一个颇有些雅致的名字,曰:“江阁”。“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 江阁外的美景确实令人怦然心动,然而,穷处之士,何谈雅兴?无论身体还是心情,都不允许诗人去观赏窗外的景致了。万般无奈、不尽哀伤深深地刺痛了诗人,大限将至却仍处江湖之远,“历国未知还”“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如此这般,岂不是无补于邦国,无济于自身,就会老死于潭州?又是中秋,明月皎皎,皓月当空,江上波光粼粼,偶尔有小舟在江上穿梭游弋,发出一阵阵欸乃欸乃的摇橹声。诗人静静地坐在江阁窗前,遥看江上月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着月色,诗人伏案疾书,抒不尽的思乡之愁,挥毫落纸却如云烟……不知道为什么,诗人竟然一夜无眠。清晨,江畔子规在啼,诗人明白,那是故乡对游子的声声呼唤!诗人已经在外漂泊太久太久,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这年暮秋,思乡心切的杜甫决意北归。离阁登舟,回望江阁庭院,江畔波浪狂涌,寒风吹衣。为了生活离开家乡,在外飘然,谁知却因社会动荡不安,生计也拙劣不堪。而今,有心思归,中原依是战马萧萧,只怕归家之愿亦难实现。冷秋悄至,金风乍凛,青枫浦那两棵快折断的枫树上,叶子红彤彤的。病入膏肓的杜甫强撑着身子,颤颤巍巍地写了一首《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的诗,与在湖南的亲友告别。虽然自己“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但深深地祝愿亲友们“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秋风萧瑟,残阳如血。巍巍岳麓静穆庄重,江心洲上橘子红了,江阁婷婷袅袅似顾盼,湘江两岸寂然肃杀一片。小船驶离了长沙驿下的青枫浦,一叶孤帆飘飘晃晃,渐渐地消失在北方……

  在顺湘江而下的归途,诗人去了,这一年,他58岁。但诗人内心的那股浓浓的乡愁却始终在长沙乃至湖南这片大地上充盈洋溢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