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歌手上电视,赢取名利不如带走好作品

2015年04月01日 15:2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从2013年开始,凡是与歌手有关的活动现场采访,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媒体记者问这样的问题:“有没有考虑过去参加《我是歌手》?”这问题几乎成了每一场音乐类群访现场的标配。对于比较有资历的歌手,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有没有考虑过去《中国好声音》当导师?”有一次我与一位台湾女歌手面对面采访,当我也不自觉提到《我是歌手》时,她果然露出了不解的表情:“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采访都会被提到这个节目,我并不适合啊。”不过她连忙自我安慰道:“后来想想,可能所有唱歌的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吧。”

  其实,当初如《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汹涌而来的时候,歌坛的反应是有些消极抗拒的。许多业内人士批评这样的电视综艺节目投入巨资邀请明星加盟,不过是一场作秀的行为,舞台上翻唱的大多都是那些老歌,对音乐的发展毫无促进。而歌手们在这些节目中既捞到了名声、又捞到了利益,怎会沉静下来专注自己的音乐作品?

  对于《我是歌手》来说,更是争论一直如影随形,比如批评在这个舞台上只有飙高音扯大嗓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不过好在本季《我是歌手》中出现了李健这样深情款款的类别,不仅备受歌迷追捧还最终拿下第二名。又比如批评者认为音乐有着个性化和多元化,不是体育那样具有标准化的测量依据,不应拿来进行比赛的。总导演洪涛在本季节目中对此有一番解释,他承认音乐是不应该来比赛,但表示“比赛可以让观众更关注音乐”。

  这种关注,实际上不就是唱片行业衰落之后乐坛对整个行业的期待吗?因为有了这些以音乐为主题的节目,让众多观众开始在周末的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视认真听歌了,他们开始讨论歌手、讨论歌曲、讨论改编和配器、讨论唱法和技巧。随之而来的,是音乐类APP里歌曲点击率直线提升、网上牛人写的乐评文章在朋友圈内疯传,进而带动演唱会市场的繁荣。音乐类电视节目的兴起,几乎影响到音乐行业的上游下游所有环节,谁还能再对这些改变熟视无睹呢?

  那么对于歌手而言,参加电视竞技难道就是为了提高身价、扩大影响?诚然,在《我是歌手》这样的平台上被强势媒体放大后的歌手,其商演价格都会一时看涨,有的甚至成倍增长,但电视节目带来的热度毕竟是一时效应,经过时间的稀释,所谓的身价必定会随着市场规律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位。而对歌手来说,这样的竞技场最为难得的是对自我与作品的双重历练:在竞技比赛的强大压力之下,歌手往往能够发掘自己更多的潜力,博得观众认可。而在必须演唱他人歌曲的赛制制约下,歌手们被强迫着拓宽歌路,尝试另类风格,反倒给观众带来惊喜。同样,对于这些竞演歌曲,歌手及其团队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耐心挑选,细致打磨、反复尝试。

  在节目中,我们常常能见到有的歌手编曲到深夜,有的歌手自掏腰包请来豪华乐队或乐手,有观众就会问,为了一场电视节目录制花这么大气力,值吗?要我说,太值了,电视观众比任何一场演唱会现场观众要多得多,一首歌是否中听、是否诚意十足?观众心中有如明镜。而一旦一首翻唱曲目在节目中效果轰动,这首细致打磨的作品就成了歌手的囊中之物,与名利相比,这才是一份可以带的走、在节目结束后依然受益的财富。谭维维如果不是来《我是歌手》,平日里忙于商演和专辑的她怎么会有机会改编出《乌兰巴托之夜》这样悠扬优美的蒙古族歌曲?像林志炫、邓紫棋、曹格、罗琦等歌手近年来的个人演唱会上,从《我是歌手》中带走的翻唱作品占据了歌单相当大的篇幅,有些甚至被安排在开场或收尾的重要位置。

  与我们关系更密切的是,KTV也因为大众对音乐的兴趣有了新气象,如果KTV的点歌机上没有为这几档火爆的综艺节目开设专区,都不好意思开门迎客了。 J227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