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胡同居民的"烦恼":一天好几拨儿陌生人来参观

2015年04月22日 14:3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青砖灰瓦的“胡同”总是笼罩着浓浓的情怀,而伴随商业进驻,幽深巷陌中次第开起了咖啡馆、酒吧、潮店……曾经的静谧渐渐远去,当自己也成了游客眼中的“风景”,胡同里的原住民怎样看待身边的喧嚣?

  日常烦恼

  一抬头就看到陌生人

  在自己院里东张西望

  作为北京著名特色街区,南锣鼓巷的热闹是全天候的。上午10时许,不少店铺已开始了卖力吆喝,人们举着奶茶、烤串、薯条,熙熙攘攘穿梭其间。

  对好奇于老北京风情的游客来说,南锣鼓巷东西两侧的胡同是另一种诱惑。而做着饭、眯着觉儿,一抬头一睁眼就看到陌生人在自己院儿里东张西望、左拍右拍,也成了胡同里居民们的“日常烦恼”。

  “我院不是蟠桃宫,你也不是孙悟空。若闯我院来扰闹,老君丹炉烧猴精……”这首贴在沙井胡同21号院的打油诗,在附近颇为闻名,更多院落则言简意赅地标示着“谢绝参观”、“请勿入内”。但居民们发现,这种提示实际上收效甚微。

  “怎么说呢,人家进来了,外国人、外地人,想看看北京四合院,不让看也不合适。”80岁的陈祖荫住在景阳胡同一座四合院内,红色大门正对的影壁黑板上,是老人家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谢绝参观,请陌生人不要随意入院!”然而陌生人依旧“一天好几拨儿”。老人有些无奈,又拗不过自己的热心和宽容,只好担负起“值班”任务。“我就说我在场呢,你转吧。”

  相比之下,陈祖荫觉得自家状况还能应付,“人气”更高的要属黑芝麻胡同13号。这座宅子曾为清光绪时四川总督奎俊居住,民国时为外交总长顾孟余居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甜蜜蜜》等多部影视剧均在此取景。台阶映衬着气派的红门,上马石、门当一应俱全,过往游人很难不被其吸引。

  13号院后来成为某单位宿舍,虽然入口标示着“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依然抵不过游人的好奇。“毫不夸张地说,每天几十拨儿。”70岁的马继曾坐在门墩上晒太阳,身材高大的他常主动承担“挡驾”任务。有人欲向内迈步,老马会委婉一指,“您看那字儿,您要不认识可以进。”

  没人敢跟老马顶嘴,但当他不在,住门口偏房的老人曾去拦硬闯的游客,对方居然很“横”地说,你管得着吗,你不就是这院的看家狗吗!“那天老头跟我学,我说下回再遇到这事儿治他!”老马做凶狠状,转而一笑,“90%的游客一说都能理解,外国人搞明白了也会说I'm sorry。”老马顺口又念出一句俄语——他甚至学会了根据对方的国籍来劝阻。

  胡同沦陷

  比之其他,“矫情”的文青最无害

  在老住户们印象中,胡同的宁静是渐渐消失的。“2005年之后主街开起了店铺,原来的住户把房子租出去了,周边就越来越吵。”陈祖荫回忆,自己所在的景阳胡同因为有个拐弯儿,穿过豆角胡同才到地安门外大街,比起附近直通大街的帽儿胡同、雨儿胡同,“闹”的状态已经大大延后了。

  但现在拐不拐弯的胡同都已“沦陷”,每当周末,很多游客会把车开进胡同,随便找个地儿就停,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到了晚上八九点,招揽生意的大喇叭、酒吧的乐队和音响此起彼伏。陈祖荫已经将卧室和院墙之间的夹道封了起来,上面加个屋顶,关上门便不受太大影响。“有的胡同离店铺更近,密封得不好,街坊都不能休息。南锣鼓巷应该是文保街,结果变成了商业街。”

  人流量的提升,也加深了住户们对治安问题的担忧。以前可以不关的门,现在需要锁好,甚至进行改造。“这干吗使的知道吗?”马继曾指着四合院大门下方,那里伸出几根间隔均匀、延伸至地面的钢条,“防贼!”原来,大门下边缘高于门槛,关上门后,小偷从门与门槛之间的空隙钻进去,偷走了好几家住户的大衣、存折、现金。“我们后来就想了这么一招。”

  网络上有段子讥讽文艺青年,“大家都到处踅摸,找晒暖的老太太,找架鸟笼的大哥,要能遇上支摊儿下棋的老头,那眼都要冒绿了。但老头什么阵仗没见过?气定神闲,等你按快门一群老头‘唰’来个剪刀手,恶毁你一道,专办小清新。”马继曾哈哈笑,在他看来,文艺青年除了有点“矫情”,反倒是最无害的。“我就是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拿个大相机拍来拍去,自己在那儿演情绪……”

  人声喧闹

  待在家里太吵,外面散步太挤

  从南锣鼓巷西行,什刹海景区游人如织。水面波光粼粼,垂柳随风飘摆,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同样的胡同聚集,这里的原住民有着另外一种烦恼。

  “主要是老人家抱怨三轮车太多太乱,本身胡同就窄。”白米斜街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自家胡同成了胡同游线路之一,每到旺季,哗啦啦的三轮车往来穿梭,造成很多不便。好在白米斜街未有景点可讲,三轮车虽多也只是一骑而过。相形之下,恭王府附近的胡同显得更为喧闹。

  下午2时许,络绎不绝的三轮车驶入恭王府东侧的南官房胡同,车夫们嗓音洪亮、如出一辙地向各自乘客介绍着“官大官小看门当,文官武官看门墩……”43号院门前一块空地,成了车夫停车讲解的好地方。“经常就对着我这大门讲这对狮子,讲门当、户对,有的还用喇叭。”住户张女士比划着,她家的厨房和厕所靠近外墙,一天至少听上二三十回“门当户对”。

  但这还不至于影响好脾气的她,不想听了,张女士要么关上卧室门开电视,要么去外面散步,更令她烦恼的是三轮车不守规矩。“能骑成一行,单行线那么走也行,他们恨不得三排四排。而且他们抢路,有一点缝儿都挤,家里的车老远就得停,根本进不来。按理应该有巡查,这么多探头,像这种骑车的应该罚。”

  在张女士的印象中,三轮车胡同游大概从SARS以后渐渐多起来。与之相比,进院东张西望的游客都不算事儿。“有时候看到你还问一句,能进来看看吗?一般不会大声喧哗,看看就也无所谓。”

  坚守情怀

  “你听得见声音吗?这就叫乱中取静”

  庞杂的烦扰各不相同,然而景区胡同的老住户能一直“坚守”于此,自然有令人留恋的情愫。

  出生在帽儿胡同的张女士,结婚那年嫁到南官房胡同,如今儿子已经36岁了。她的一间小房,带上厨房和厕所至少能租到三千多元一个月,但她不愿意搬走,更不愿意住大楼房。“儿子出差的时候我去他们家看狗,一百多平方米收拾起来太累。”张女士环顾着自家小院,“我跟老伴儿住这儿正好,院里种点东西,跟邻居们聊聊天,住楼房就没那氛围。”

  所谓“氛围”,马继曾将其阐释为老北京邻里之间的热心肠、讲道理、不计较。“谁家做了饭,招呼一声一块儿吃,你就不用做饭了。衣服掉了,你上班去了,没问题,有人帮着收。”打从40年前住进了四合院,马继曾在这里结婚、生子、退休,从小伙儿变成银发老人。他一辈子不喜欢高楼大厦,似乎只有住在胡同,熟悉和热爱的老北京的一切才不会走远。

  每天“挡驾”虽劳心劳神,若是碰到聊得来的人,对马继曾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北大教师杨玉顺,最近刚刚退休,正趁着胡同还没有大规模拆掉,每天背着书包满北京转悠。正研究黑芝麻13号门口的上马石,碰到了从里面出来的马继曾。二人相谈甚欢,互留了联系方式,老马一高兴,还带着杨玉顺进去转悠了一圈儿。

  刚出来,老马又跟几位六七十岁的大妈聊上了。她们生在北京,后来去了外地定居,专门回北京“看看游游”。大伙儿从南锣鼓巷的灌肠不正宗,聊到当年上的小学、爬过的城墙,在欢笑和感伤中分享彼此对胡同的回忆。

  而古朴四合院的魅力,非亲历不能体会。在老马带领下,记者得以穿过二道垂花门进入内院。碧蓝天空映衬着遒劲多姿的老树,和煦阳光洒满整个院落,几只猫慵懒地盘卧在房顶和廊下,南锣鼓巷的嘈杂人声霎时退去。微风拂动,树叶沙沙,间或鸟儿啼鸣。“你听得见声音吗?”马继曾沉醉地感慨着,“这就叫乱中取静。”

  主笔:魏婧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