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珍藏45年特密贺信牵出太原半导体厂"东方红往事"

2015年04月30日 09:07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2015年4月24日,是太原解放66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对于72岁的白映昉老人来说有些特别,他的手里有一封珍藏了45年的贺信。“4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机械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四机部)给太原半导体厂发来贺信,感谢厂里生产的器件在人造卫星发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老白说,贺信在45年前是特级秘密,只在厂内向职工宣读。45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份荣耀依然充斥在老人们心间,如今,老人们想在自己还能讲话的时候,把过去的那段荣光说给后人听。

  24日,记者见到了老白以及原太原半导体厂的数十位老职工,听他们讲述了45年前,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生产器件的那段历史。

  A 率先克服技术困难小厂揽下了大任务

  24日,在约定的地点,记者见到了老白和数十位老同志,有的已是古稀老人,有的已近耄耋之年。听说可能会报道45年前为“东方红一号”生产器件的事,十几位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中,有的是当年的车间主任,有的是技术班长,还有一线的职工。说起45年前的历史,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当时是上世纪60年代,按理说,咱们太原半导体厂在全国排不上号,为啥给人造卫星生产器件这样的重任能交给我们厂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时任太原半导体厂销售主管的白映昉说,1963年,时任太原市长的岳维藩从日本考察回来后,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给了太原半导体研究所(太原半导体厂就是在该研究所基础上建立的),工厂技术人员在得到半导体收音机后,对其进行了拆卸和重组,大家琢磨着,怎么能鼓捣出一台我们自己制造的半导体收音机。

  当时的技术员李志新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工厂技术人员真的鼓捣出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最初叫‘天龙’牌,这个品牌当年在全国的质量评比中排第三,这证明咱的技术还可以,后来厂里就给赫赫有名的‘汾水牌’半导体收音机专门提供高低频管半导体器件了。”李志新说,有了这样的产品,太原半导体厂开始在同行业中崭露头角。

  1964年,第四机械工业部十三研究所研究出了开关速度比较快的3AK高速开关管,当时生产单位主要移交的是北京电子管厂,听闻这个消息,北京沙河研究所和太原半导体厂自告奋勇去学习生产,“十三研究所出了样品,我们看了他的研发过程,回来后改良生产,克服了密封和开关速度这两个问题后,我们的产品率先得到认可,达到了军用品的要求,要知道军用品的价格比民用品要高出好几十倍。”时任半导体厂技术工程人员的张冠昇自豪地说,这次技术突破让半导体厂走在了另外两家厂子前面,“这么小的一个厂子能够在与北京大厂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证明咱的技术过硬!”

  1967年12月,在中央为“929”工程配套生产任务举行的紧急订货单位洽谈中,太原半导体厂因为高速开关管率先生产,而被分到一部分订单,“当时觉得这是国家的信任,一定要好好干,至于这个器件具体是做什么用的,没有人知道。”老白说。

  B 为了赶生产,不少人睡在厂里所有工序全靠人力

  订单拿到手后,太原半导体厂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赶制,那个年月,厂里上下都是抓生产赶任务的紧张气氛。

  “我们每次去车间里,都得换上白色工作衣,帽子和鞋都需要换,进去的时候首先要风淋,将灰尘吹到外面,保证里面非常干净。”说起那段日子,78岁的张冠昇仿佛回到过去,他伸出满是褶皱的双手比划着,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这个活儿非常费眼睛,需要工人把双手伸到特制的箱子里,然后在显微镜下用肉眼看每一个微小的晶体。”他说,这个环节多数都是女职工在操作,因为长期弯脖子,后来很多人都有些驼背,眼睛也不好。

  这时,第一车间技术员张玉峰道:“我们一车间的小王,我印象特别深刻,干活非常认真,她做的活儿都是免检产品,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其他人掌握不到位,她还手把手教,下班经常都是很晚,由于太累在换鞋间的长椅上躺着休息一会儿才走。”“咦,今天小王怎么没来?”张玉峰问,老白笑着答道:“原本说要来,今天打电话说孩子领上去眼科医院看眼睛去了!”几位老人笑起来,张冠昇说,那时,很多人都像小王一样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后来都落下了职业病。

  姚建唐接茬说:“那会儿很多人为了赶任务半夜才下班,晚上回家没车就和衣睡到车间外的长椅上,晚上天气冷,车间漏风经常就被冻醒了,一醒来就睡不着了,不光冷,还饿。”这番真实的感受引得众人频频点头。就是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半导体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C 原来,器件用到了“东方红一号”上接到贺信那天,食堂吃了烩菜、馒头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举国欢腾,当日,张冠昇接到市里通知让去领一封贺电,“我记得那天上午早早的,我和刘国梁厂长(已去世)就坐着大卡车到了市政府,当时已经通知我们厂为人造卫星做贡献了,领导表扬了我们,还给我们别了大红花,大家都很兴奋。”张冠昇说,贺信握在手里似乎很重,两人凑在一起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机械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发来的贺信,里面清楚地写着‘你厂试制(生产)的半导体器件,在这次人造卫星的发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这一震撼世界的巨大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时那个激动呀!”张冠昇说。一回去,厂里就开了表彰大会,在会上,把四机部的贺信读给全厂职工,“当时300多号人,人们激动的呀,能为国家做贡献是每个人的心愿,尤其还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大家发自内心地骄傲、自豪。”

  张冠昇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他说:“我记得,那掌声一阵比一阵高,到了后来读贺信的声音都淹没在掌声里了。中午,食堂给每个人做了两个馒头、一碗烩菜,窝头管够!”张玉峰说,平时大家都是吃两个窝窝头就水煮白菜,还是限量供应,饿得不行的时候就吃杨树叶子,“也吃过树皮,那个树皮真的是太难吃了,每次都是皱着眉头闭着眼睛硬咽下去的,能吃上馒头烩菜,那是最好的奖赏呀!”

  老白说,虽然日子苦,但大家精神头特别足,吃不饱穿不暖但工作都特别开心,“那种荣誉和自豪感是最大的精神财富,这封贺信也是在那时保存了复印件。“后来过了很多年,厂里的档案室有些资料都找不见了,但是我和老张都保存了贺信的复印件,总觉得这是我们经历过的历史。”说到这里,数十位老人一起点头,脸上都洋溢着自豪而幸福的笑容,那相互对望的微笑,似乎又把他们带回到了45年前。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