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力博尔式摔跤

2015年04月30日 1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力博尔式摔跤
图为沙力博尔比赛现场 阿拉腾呼依格供图 摄
图为沙力博尔比赛现场 阿拉腾呼依格供图 摄
图为阿拉善民族中学的学生们练习沙力博尔式摔跤 乌娅娜 摄

  中新网阿拉善4月30日电 题:探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力博尔式摔跤

  作者:乌娅娜

  “我在上中学时,学习中国式摔跤,教练员为了增加学员们的好奇心,提高学员们的积极性,在训练时给我们教授了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独有的沙力博尔式摔跤。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摔跤方式。”沙力博尔式摔跤传承人阿拉腾呼依格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沙力博尔”用西部蒙语翻译为“短裤”,摔跤手着短裤竞技,因此将此摔跤运动命名为“沙力博尔”式摔跤。

  沙力搏尔式摔跤是卫拉特蒙古族游牧民族中独创并保留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阿拉善)“男儿三技”(沙力博尔摔跤、乘马射箭、赛驼)之一,在阿拉善蒙古族群众中传承三百多年。

  沙力博尔摔跤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阿拉腾呼依格介绍道:“沙力博尔摔跤的服饰有短裤、盖头。跤服的颜色分为蓝色和绿色,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草原,盖头是红、黄、蓝色的绸缎做的。比赛前,跤手遮着盖头出场,当裁判员掀开盖头时,跤手们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此外,沙力博尔摔跤的特点是互相双手抓好短裤外侧连接的绸带跤绳为把位,以推、拉、挡、压为主要比赛手段,不分体重级别,一跤定胜负。”阿拉腾呼依格说。

  阿拉腾呼依格从2000年开始对阿拉善沙力博尔式摔跤运动进行学习了解,2005年阿拉善盟组织了内蒙古自治区沙力博尔式摔跤第一届培训班,阿拉腾呼依格担任技术指导。

  他说:“我在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学习的专业是国际式摔跤自由式。来到阿拉善盟任教后,因为这是在阿拉善盟传承了300多年民族性的、地区性的一个古老项目,于是就有了向弟子们传承下去的想法。”

  于是,从2005年开始,阿拉腾呼依格便开始收集这一项目的历史资料、技术及规则方面的知识,走访了在阿拉善盟生活多年、年青时参加过沙力博尔式摔跤比赛的老一辈摔跤手们。他拜师学艺,不断更新和整理出阿拉善地区50-60年代沙力博尔式摔跤比赛形式、服饰、规则、场地要求,以及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2005年下半年,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沙力博尔式摔跤训练基地,阿拉善全盟中小学开始普及这一项目,开展课外活动兴趣班,学习沙力博尔式摔跤技术和规则。同年在阿拉善盟蒙古族中小学组织沙力博尔式摔跤比赛。

  活动课时,记者在阿拉善民族中学操场看到正在练习沙力博尔式摔跤的初三学生藏嘎,经过一番较量,他将对手“放倒”。他说:“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沙力博尔摔跤,虽然要准备中考了,可是还是要巩固技术,老师说这是我们阿拉善地方特有的运动,我要好好练,将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沙力博尔摔跤。”

  谈及对于沙力博尔式摔跤的传承,阿拉腾呼依格说:“沙力博尔摔跤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代表了一个地方古老的文化。文化就必须学习,古老的文化更要传承。我做为一名教练员,有义务将这项运动传承下去。值得欣慰的是,阿拉善地区的孩子们在持续地学习,并且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已经宣传到了内蒙古各地甚至全国各地。”

  记者获悉,沙力博尔式摔跤已成为当地“那达慕”、“敖包祭奠”等大型活动表演及参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该项目已确定为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之一。(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