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大荔石墓群:村民曾因建房将石墓拆除搬回家

2015年05月04日 10:22 来源:华商报  参与互动()

  大荔县沙土下的八鱼石墓群,半个世纪来屡遭盗窃、破坏,发掘十多年鲜被世人所知。但这个被誉为明清同期同类等级最高的石墓群,却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同时也记录了陕商甚至一个时代的变迁。

  “故日的沙尘埋没了鲜为人知的家世,一段有趣的考古发掘却续接了先辈与后世的对话”。正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田亚岐所写,埋葬在大荔县沙土下的八鱼石墓群,半个世纪来屡次遭到盗窃、破坏,发掘十多年却鲜被世人所知。但这个被誉为明清同期同类等级最高的石墓群,却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同时,也记录了陕商甚至一个时代的变迁。

  2015年清明节临近,40岁的富平人徐世强为了给朋友的祖上刻墓碑,在富平县宫里镇一些石雕厂转悠。

  富平县宫里镇北部,有延绵东西的乔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青石资源。其最上乘的青石称为“墨玉”,墨黑色的石头如同一面镜子,其光亮可照人。敲之响声朗朗,余音似磬,又叫“磬石”,是石雕的上乘原料。

  产石之地,自然也是雕刻大师云集之所。

  徐世强拿着几张微信朋友圈里下载的照片,找当地一位五旬的雕刻大师,询问是否有图片中石雕的手艺。大师看了片刻摇摇头说,这图片是假的,因为民间早已经没有这种手艺了。

  徐世强手机中的照片,来自邻县大荔县八鱼村的一片石墓群。

  村民建房将整座石墓拆除搬回家

  2001年2月,八鱼村村民张福平以建房为名,将村子附近一座古墓彻底拆除。

  拆除的石墓构件,从他们家院子一直摆到家门后的村里街道上。尽管过去几十年中,村里人对于到村外“财东”墓地取石头已经习以为常,但这种行为还是引起了村支部书记李志义的重视。

  事情虽然过去14年,2015年3月12日,李志义依然记得当年的情景。他当时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八鱼乡政府(现在撤乡并镇,并入羌白镇)。

  紧接着的2001年 2月11日,陕西省文物局突然接到渭南市文物局的紧急报告:在位于大荔县县城以西15公里处的八鱼乡八鱼村,村民在取土场挖土时,发现一个用石材摆布的地下空间结构,上面还有精美的花卉与雕刻图案。

  省文物局当即决定派田亚岐作为省上专业人员会同当地主管部门去现场了解情况。田亚岐后来也没想到,他这个“秦汉”考古专家,后来因为这件事,变成了半个“明清”专家。

  2015年3月10日,身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的田亚岐回想当年的一幕 :“当日午饭前我就赶到当地与同行会合。当我从水泄不通的围观人群挤进临时圈起的保护现场时,眼前的景象确实让我吃惊,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细琢考究的石质材料,尽管整体结构已坍塌或被移位,但基本布局和架构仍在”。

  田亚岐看到,很多雕刻精美的青石材料搭建出一个个地下庭院,有斜坡通道、院落、门前两侧影壁、中庭、偏房、洞室等,每个单元的整体空间约四五十平方米。根据现场看到的棺板朽木与门侧的石刻楹联判断,这肯定是墓葬。

  田亚岐听村民说,早先曾在附近另一处同样结构的墓室中取出墓志,至今仍在农户家中当做捶布石使用,随后考古队员见到了墓志。从模糊不清的志文看出该墓葬的主人系清代李氏家族成员。

  石墓主人为“李氏家族”的消息立刻在村里传了起来。村支书李志义回忆,村里当时有约3000人,而且90%的人姓李,难道这是我们祖先的坟墓吗?

  石墓的后人在哪里?

  2015年3月14日,八鱼石墓文管所所长石西阳说,“这些被拆掉的石墓构件一件不少地被从村民张福平家搬运过来,但是,大伙儿怎么也不能把其按照原样拼起来”。最后,大家找到了村里一位“能人”,才勉强拼石墓予以还原。

  田亚岐回到西安后,考古所当即向省文物局提交书面报告,确定了进行全面性考古调查与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工作方案。

  那么,墓主是谁?村里的李姓村民是否就是石墓的后人?

  2001年3月1日,华商报曾刊登过古墓发现的消息。那篇题为《渭南发现清代望族墓群》约200字的消息,虽然只提到“渭南某县”,但是第二天,还是有不少自称李氏后人的人赶到八鱼村,阻止发掘。

  “我是搞秦汉研究的,秦汉古墓的发掘从来就没有后人来,突然遇到这些古坟的后人,令我们措手不及。”田亚岐说,“业界确实曾有一种认识,说清朝以后都不能算是考古,但这一次却是特殊的例外”。此次发掘,是陕西省明清时期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由此将陕西省考古工作的下限由元代延伸到清代。

  不过,这些“后人”颇有素质,不打不闹,在经过一番劝说后,默默地烧完纸钱就离开了。

  田亚岐后悔当时没有留下这些“后人”的联系方式。到底谁是李氏家族墓的后人,这个问题一度让田亚岐困扰。

  但后来,村里一位老人的说法,给了他一些线索。老人说,他的爷爷辈已经开始给李氏家族守墓,他也曾经帮李氏家族守过墓。他隐约记得这个家族的后人住在大荔县奓(这个字字典中读zhā/zhà,当地读tuo)巷。

  田亚岐在当地土地部门的配合下,又经过地契最终找到了奓巷这家人的住处,但是,住在这家院子的人说他们不姓李,只是替院子的主人看房子。房客说,房东在西安交通大学当老师,年龄在60多岁,女性。

  李氏族人外出“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

  最终,田亚岐找到了这个姓李的女老师。她叫李映丽,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

  2015年3月9日下午3时,西安交大医学院家属楼。75岁的李映丽耳聪目明、头发乌黑,看不出是七旬老人。

  她的家中,除了书就是各种古玩。“都是假的,当时考古队说会从我祖上的古墓中挑一两件东西留给我当作纪念,可是后来就没人提起了”,李映丽笑着说。

  对于祖上的一些事情,李映丽隐隐约约还能记起一些。“新中国成立前,每到春节,来自全国一些我们家族商铺的人(掌柜的),就会过来报告一年经营的状况。他们来的时候,都会给我们这些孩子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和小吃”,所以李映丽记忆深刻。

  李映丽听奶奶讲过,他们家的商铺遍布全国,李氏家人外出可以做到“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她还记得,小时候,他们家房屋阁楼上曾摆放大量皇上赐的“顶戴花翎”和官服。

  文革时期,李映丽在大荔县和西安市的家中,遭到多次抄家。“家里的字画在一次抄家后被焚烧,烧完后的画轴,提了几筐子才收拾完。”

  李映丽至今收藏着清代考场作弊的“夹带”,她说这是在一次抄家后遗留在院子里的,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她悄悄收了起来,留作纪念。

  李映丽结婚前,奶奶曾经拿出一篮子镶着钻石的手表,让李映丽挑一块当作结婚礼物。“那时的我不懂事,没有要”。

  李映丽的堂哥李武华出生在1932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在是西安音乐学院研究小提琴的教授。

  李武华曾经难以接受自己祖坟被挖的现实,但后来慢慢接受了。

  “我们知道,靠我们的能力无法保护好祖坟,最终还是接受让政府管理”,李映丽说。

  村里李姓人都不是石墓后人

  八鱼石墓李氏家族的后人找到了,那么八鱼村数千李姓的村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田亚岐在一篇回忆录中提到,明代中期以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沙苑”(大荔县当地的沙土地带)一带几乎没有固定居住户,明末之后,居住于同州府(今大荔县城)的大户人家(当地称财东)开始在此地开辟田宅,招募佃户。

  田亚岐认为,当时在这里通过耕田达到收获的目的只是一种借口,真正的用意是由于当时战乱的原因,他们想在这兵卒不达、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各自的家族墓园。

  考古专家已经勘探出,起先李姓家族在今八鱼村建立首座庄园,随后赵姓、安姓、詹姓等诸多大户也相继在与八鱼毗邻的王阁、东半道、东羌白、黄甫、王店、南庄等地开辟各自的庄园。刚开始庄园的主人不常驻,后来家族部分成员也慢慢住进。庄园管理者从各地招募雇工或逃户,看守墓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印记逐步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现今的八鱼村归羌白政府所辖,是一个拥有400多户的大行政村。

  村中有位70多岁的李姓老人告诉田亚岐,他的祖辈是上世纪30年代黄河决口之后从河南逃荒到大荔的,有的是40年前因三门峡库区建设移民过来的。早先来这里的人曾被李家收留并作为看墓人带到八鱼村庄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他家不再有这个义务,但每逢清明节到来之际,李家人一定会从县城、省城或其他地方赶来扫墓,还会带着礼品拜望他家,像走亲戚一样。

  现在八鱼村的绝大多数人家虽然都姓李,但是他们与石墓主“李氏家族”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李氏祖上疑似“关中大地震”移民

  在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也对流散在当地村民处的一些石质文物进行回收,一个月就回收了200多件石质构件。

  其中,一块回收的墓志铭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墓主人叫李图南(讳鹏,字仲鲲,号图南),显示其生卒年代是1720年到1797年,享年78岁。根据大量的其它出土碑文记载,李图南是家族寿命最长的一位。

  专家根据墓志铭了解到,李图南所处年代为乾隆盛世,一生主要在广东一带经商,是李氏家族发展商贸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墓志铭还刻画出李图南的“疏财仗义,轻财乐施”。每到了“凶岁薄收”,他都拿粮物赈济穷人。对于一些无力偿还贷款的穷人,甚至一把火将借契烧掉。

  田亚岐根据其他相互印证的碑文认定,李图南的父亲是李增辉,祖父是李凤翔,曾祖父是李训。李训的生卒年代已经没有记载。

  李训再向上已没有文字记载。 但是,李图南的碑文上的一句话,给了田亚岐无限的想象。“其先山西晋阳人也。后徙居关中”。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田亚岐推测: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让晋阳的李训祖上,徙居陕西关中。

  1556年1月23日夜,我国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巨大地震,估计震级为8级。据史书记载,以陕西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等地的震灾最重 ,故称为华县地震,83万人丧命。

  田亚岐说,大地震后,关中人近乎绝迹。多年后,朝廷首先鼓励河东(黄河以东)的民众徙居关中。田亚岐推测,李训的祖上最早来到关中的是老哥俩。他们极可能还是有较高文化的教书先生。

  这一点在李训的后人中有人任教育局长,有人“生而颖异,长具宏达识”中可以推断。绝大部分墓碑上能看到,李氏家族的后人受过良好的教育。

  李训以上已经缺乏相关依据了。但是《大荔李氏家族墓地》记载:“从明末清初仅传说而无家谱记载的三辈祖先,再从清初以后到民国时期有家谱记载的十辈人,总共十三辈人”。

  遭遇战乱盛极而衰族人流落四散

  已经发掘的3号石墓,墓主叫李树德(字滋亭)。根据墓志铭记载,李树德读书时,凡接受过的诗文经传,先生稍加提示即可融会贯通。大约1830年以后,李树德以优异成绩且“捐职”任兴平县“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

  从李训开始,李家发展到李树德这一辈人,已经是有权有势,富甲一方,可谓是大荔县首富。

  李树德继续发扬祖上“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先后出巨资修缮同州试院(大荔师范的前身),修补灞桥,修整县城和八女井村(八鱼村古称)破败的城墙庙宇。20余间李氏宗祠焕然一新。

  为了能让八鱼村及其周围家境贫寒的学童有读书的机会,李树德施舍良田80余亩,创办义学,出资聘请德才兼备的老师。每遇到灾荒年间,李树德就要开仓赈济。

  李氏家族在那个年代,不但对平民如此慷慨,对朝廷也是捐赠不断,但也因此埋下杀身之祸。清同治年间的战乱中,李氏家族因为捐赠朝廷以及家庭的巨额财富,成为了起义军首选的攻击目标。李家宗祠、房舍被付之一炬。

  1869年,担惊受怕的李树德撒手人寰,终年66岁。他被悄悄地下葬在生前就已经修建好的石墓内。从此,他的后人便举家出走,流落四散。他们多数人落足于全国各地所开的商铺内,有的则隐居于穷乡僻壤。

  此后,偶尔有李氏家族的后人回来。匆匆埋葬亲人尸骨或者在坟前烧烧纸钱后又匆匆离去。

  李氏家族和当时众多的陕西商帮一样,从此走向衰退。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