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毕业生靠涂鸦创业 一年营收近50万(图)

2015年05月11日 14:0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冯统的团队正在装修一个地产项目的样板间。(资料片)

  ◤冯统和其团队创作地球垃圾场的场景。(资料片)

  提起涂鸦,在多数人眼里是爱绘画的年轻人随意涂抹的行为艺术。它们装饰着公园、学校、社区、村庄的墙面,却登不上大雅之堂。然而,山东艺术学院27岁的学生冯统,却从这简单的涂抹之中发现了商机,把墙体彩绘和雕塑相结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光营实习生 徐宁 单文怡 

  一次义务劳动带来的商机

  “墙体彩绘不是特别高端,但做出特色也不容易。”聊起自己公司开办的业务,冯统沉稳又不失信心。他说,墙体涂鸦在形式上要别致新颖,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并不是人们想的随便画两笔那样简单。

  冯统创办的绘品塑艺术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9月,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栖身山东艺术学院创业孵化基地,把简单的装饰设计做成了艺术,而走上创业之路也是机缘巧合。

  2011年,在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读大三的冯统正担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在学院组织下,他带领几位同学给学校附近的村庄免费绘制文化墙。冯统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把简单的墙体涂鸦画得别有趣味,获得村民们的好评。一来二去,名声逐渐大起来,居然吸引了一批企业单位主动上门,掏钱请他们绘画。

  冯统嗅到了涂鸦作品方寸间的浓厚商机,就联合几位同学,开始承接创意墙体彩绘的订单。

  天降“大礼包”,作品被瑞典人看中

  2013年,济南筹划建设仲宫文化艺术街区,需完成整个街区的墙绘。冯统瞅到机遇,作为协办方承接了“十艺济南”首届仲宫文化艺术街区涂鸦节的组织策划活动,并荣获特别贡献奖。

  “要把涂鸦内容和现实场景结合起来,才能让涂鸦看起来生动有趣。”冯统说,看到墙上有排风扇,他就设计了风车图案,排风扇一转,“风车”也随着转动,虚实之间涂鸦变得极富生气。

  没想到,这次涂鸦比赛让冯统尝到了“天降大礼包”的意外之喜。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瑞典馆的项目助理看到了冯统所在团队的作品,点名要合作。根据设计要求,瑞典馆将建成类似“典”字的建筑,四个面代表着瑞典的农业、工业、现在和未来,而冯统团队承接的就是“未来”部分的彩绘制作。

  “你们真的 把垃圾搬来了?”

  “好歹要有挑战自己的勇气!”带着几分忐忑,冯统接下了项目。在听取了瑞典方面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构思后,他们连夜赶出了六套方案。“之前对瑞典没多少了解,只能上网查,把瑞典的标志符号挨个翻出来比照。”

  最终,一套带有绿色藤蔓、瑞典钟铃花和简化眼睛图案等元素的设计方案得到了瑞典方面的认可。冯统说,绿色藤蔓象征环保,眼睛喻示“预见未来”,而钟铃花象征着瑞典。“瑞典是现代艺术发源地之一,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并不容易。”作为团队一员的于腾说。

  瑞典方面要求3天内完成施工,方案通过第二天,五名成员便迎着凌厉的海风,站上了8米高的脚手架,两天内完成了墙面彩绘。瑞典方面非常满意,便将馆内场景绘制、雕塑、冰川隧道全交给了他们。

  “我们设计了个地球垃圾场场景,外国人都问我们是不是真把垃圾场搬来了。”冯统说,为了表现森林虚实结合的场景,他们把水泥塑形成大树,后面画出森林,既有真实体存在,又有虚拟场景的延伸。这次尝试给了冯统极大的启发。纯粹做墙体涂鸦,随便一个美术工作室都可以接手。如何让自己独一无二,冯统开始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虚实结合成了 团队的绝活儿

  瑞典馆的“冰川隧道”成了冯统新构想的试金石。根据要求,冯统需要营建出一个以假乱真的“冰洞”。

  “泡沫。”冯统马上想到了最合适的替代品,重量轻,可塑性高。当他们把好不容易削出来的冰川拿给对方看时,却被浇了一盆冷水,“他们认为不够逼真。”

  冯统说,不管技艺多么精湛,模仿自然物体的作品被看出掺杂人造的痕迹就是失败的,而展览方想要纯自然的冰川效果,“常规塑形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了。”

  “我们想到了电阻丝。”冯统说,通了电的电阻丝携带的热流像水流一样在泡沫上切削出如波浪般的花纹,“花纹的制作全靠手腕对电阻丝的用力,没有草图可供参照,何况它还通着电。”

  这是冯统团队打得最漂亮的一仗。紧随而来的不仅是10万元的佣金,更是如雪片般飞来的项目订单。

  冯统的团队年营收近50万元。今年一月份,冯统和团队正式成立济南绘品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如今,他们每月都至少有一个新项目签约,墙体彩绘和雕塑相搭配的设计手法让冯统的“虚实结合”技术成了团队独有的“绝活儿”。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