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党员曾获赠吕正操部下折铁宝刀 已现豁口和卷刃

2015年05月26日 16:41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参与互动()
老党员曾获赠吕正操部下折铁宝刀已现豁口和卷刃

本报记者 霍钢杰/文 史晟全/图

  1937年,在当时的保定阜平地区,因为一次营救,一把杀敌无数的折铁大刀,被吕正操部下的一个排长转赠给了灵寿县的 一名老党员。这名叫做张运通的老党员去世后,这把大刀被老人的儿女保管,期间被借给别人,随后不知所踪。77年后的今天,因为看到了本报的《抗日·物语》系列报道,老人的儿子张平和先生又从老家亲戚的地窖里找到了这把宝刀。

  1

  张运通的“神秘”任务

  1937年冬天的一天,灵寿县陈庄镇上庄村,党员张运通接到了一个任务。不过和以往相比,这次的任务比较特殊:他要到保定阜平的边区政府之后才能知道具体内容。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况,他的党员身份还不是公开的,即使家里人也不知道。每次出门执行任务,他都是说一句“过几天回来”,然后扔下两个刚几岁的孩子就出门了,家里人也弄不清楚他去干嘛,只知道他“出门两天”。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任务内容,但张运通知道这次任务很紧急,于是他带上武器,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出发了。几天后,在阜平边区政府,他见到了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中共灵寿地区特派员刘拴牛和灵寿地区一分区的一个游击队队长。特派员告诉他,这次执行任务的一共有30多人,除了他们灵寿的三个人之外,还有不少其他地区的同志,任务是配合112师师长贺龙麾下的两个连进行一次接应。

  贺龙师长为他们做动员,称接到延安的命令,29军一部仍在保定周边地区和日寇对抗,但因缺少后勤保障,整日颠沛流离,几近弹尽粮绝,形势很不乐观。延安方面希望张运通他们这30多名党员配合寻找这部分抗日力量,并将这些人接应到位于阜平地区的边区政府进行休整。

  2

  伤员史大魁和他的刀

  根据情报,营救队伍得知这部分抗日力量很可能在徐水附近。就在部队从保定的漕河地区往徐水方向寻找时,又有消息传来,所找的那些将士很可能就在漕河附近。营救队伍在漕河边找到了那个大约90余人的抗日力量。

  接应队伍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横在面前的这条漕河。带着大量躺在担架上的伤员,队伍既不敢走桥也不敢走渡口,只能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从水势较浅的位置泅渡漕河。正值数九寒天,时不时有冰凌茬子从光着身子的队员身边飘过。张运通一边忍受着刺骨的寒冷,一边注意到他抬的担架上的伤员手里一直紧握着一把大刀。简单交谈后,张运通得知,这个腹部受伤的伤员叫史大魁,老家在北京房山一带,离芦沟桥很近,有点武术功底,手里的这把刀对他很重要。

  3

  “这个刀,你替我保管吧”

  顺利到达保定阜平的边区政府之后,张运通又在医院照料了史大魁几天。张运通离开前,史大魁告诉他:“我看你的身体还不错,我已经负伤了,这个刀也暂时用不上了,你先替我保管吧,以后有机会我教你刀法。”休养康复之后,史大魁很快就归队了。大约1940年左右,史大魁再次来到灵寿休整,并多次和张运通见面聊天。

  这时候,张运通才得知史大魁让他保管的那把刀背后有不少故事。清末,史大魁的父亲参加义和团时就用过那把刀。1937年初,鬼子在史大魁老家附近祸害老百姓,他家里不少人都死在了鬼子手里,他就拿着这把刀杀了鬼子之后一路砍了出来。从村子里杀出来之后,史大魁并没有离开家乡太远,他一直在附近游荡,直到有一天,吕正操发现了他。加入吕正操部之后,史大魁作战勇猛,靠着手里的这把大刀杀了不少鬼子。凭着一把大刀,史大魁被提拔成排长,而且还成了教练。

  4

  锋利宝刀曾经不知去向

  1942年,“五一大扫荡”之后,部队再次到灵寿休整时,史大魁没有出现。张运通四处打听也没有再见过史大魁。1954年,张运通因病去世,他把刀转交给了儿子张平和先生保管。

  据张平和先生回忆,当年这把刀相当锋利。父亲曾告诉他们,1945年日本人投降以后,村里为了庆祝曾闹社火演《三英战吕布》。张平和的一个干叔因为找不到道具曾偷偷拿着这把刀去“充数”,结果在表演前冲着“吕布”头上的盔缨一比划,两个指头粗细的铁棍子应声而断,于是赶紧将刀送回张运通家,从此再也没人敢拿这把刀当道具玩。

  张平和说,1969年他参军入伍,这把刀让大哥保管。1985年,一个亲戚为了看护果园从大哥那里借走了那把刀,一直没有归还。这个亲戚去世后,这把刀也不知去向。

  5

  重见天日的折铁宝刀

  近日,张平和先生看到本报的《抗日·物语》系列报道,想起了这把刀,于是找大哥询问,这才得知这把刀已经不知所踪多年了。但张平和并不死心,现居灵寿县城的他多次回到陈庄镇上庄村的老家寻找,终于在那位亲戚家地窖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把刀。“当时已经锈的不行了,我前两天刚简单的擦了一下。”说这话时,张平和的语气里透着一股心疼。

  原来,因为不懂如何保养,亲戚一家曾用砂轮打磨过刀身,张平和说,这种刀叫做折铁刀,经过淬火之后刀身很结实锋利,但是一旦被砂轮之类的东西剧烈打磨就退了火。“退火之后刀身就软了,也很容易生锈。最好的方法是在冬天天冷的时候,拿冰凌茬子水在磨刀石上慢慢磨一下,一般一年一次就够了。”

  这把刀重约三四斤,通体长约1.6米,刀身长约50厘米,上面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放血槽。铜质的护手虽然完好,但已完全被绿色的绣衣覆盖,护手下面是枣木夹着的铁质刀身以及尾部的刀缨环。虽然原本锋利的刀刃上已经出现了几处豁口和卷刃部位,但似乎正应了那句“宝刀不老”的话,被张平和简单打磨之后,这把刀再次显出一丝寒光。

  小资料

  折铁

  指将刀条烧红到临界温度之后堆叠对折,重新锻打到原来的厚度,然后再对折锻打,一次为“一炼”。一般有“三十炼”、“五十炼”、“百炼”等。简单说,折铁就是一种折叠锻打的锻造技术。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