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资料显示:杭州辛德勒曾救护2.5万名妇女儿童

2015年06月09日 09:18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

  广济医院收容难民史料照片

  南京和上海在抗战方面的史料很多,杭州民间抗战史方面的资料却比较少,希望能找到更多的亲历者,这是杭州不能忘却的记忆。

  杭州“辛德勒”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根据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是一部感人的经典之作。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前4年,杭州有一个由市民与国际友人组成的“红十字会”,冒着生命危险,为杭州老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样感人的杭州‘辛德勒’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民间学者田建钧说。他的爷爷田浩征,就是当时杭州的“辛德勒”之一,“红十字会”成员。25年来,田建钧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包括杭州“辛德勒”在内的有关抗战史料。

  杭州沦陷后变成了恐怖的城市

  “杭州市是1937年12月下旬沦陷的。国民党守军12月23日下午3时左右炸断钱江大桥,最后一批守军沿杭富公路撤出杭城。城陷前谣言频传,人心惶恐,人们早闻悉日寇烧杀凶狠,纷纷逃避。

  ……

  1937年12月下旬,杭州经11月中旬及12月中旬两度大疏散后,杭州只剩余不到10万人,多数为赤贫户。”

  ——《杭州文史丛编》沈国英写的《回忆杭州沦陷前后》

  “自日军占领杭州以来,我们的医院(指广济医院,即现浙医二院)里就有许多受难的妇女,其中两个因为日本兵追逐从楼上的窗口跳下,折断了背骨,一个并且折断了腿骨。抢劫、伤害、屠杀、奸淫、放火,有增无减,整个杭州变成了恐怖的城市,只有外国人的房屋内和收容所内是安全的。”

  ——英国记者田伯烈写于1938年1月27日的记录

  杭州“辛德勒”是哪些好人

  部分国际友人组成成员合影

  田浩征,广济医院总干事,红十字会成员;

  苏达立,广济医院院长,红十字会成员;

  葛烈腾(Clayton),红十字会成员;

  明思德(R.J.McMullen),之江大学校长;

  巴格鲁,广济医院护士长;

  高会督(Bishop Curtis);

  梅占魁(Deymier),任职仁爱医院;

  万克礼,红十字会司库;

  赫陶;

  本性,玛瑙寺主持;

  铁遜坚(W.R.O.Taylor);

  玉皇山收容所李理山等20多人。

  “1937年12月,各教派携手设立难民营,‘红十字会’会员包括中、英、美、法各国人士,我被选为秘书长。”

  ——苏达立自传《从教会医院到集中营》

  “他们是发起红十字会的主要成员。”

  ——田建钧

  杭州“辛德勒”们设立的“安全区”在哪里?

  当时的英、美、法等国尚未与日军交战,因此英国人办的广济医院,法国人办的仁爱医院(现红会医院)、仁济医院(现已无),教会办的蕙兰中学(现杭二中东河校区),基督教青年会,天主堂等成了未逃出杭城百姓的“临时难民收容所”;此外,还有灵隐寺等。

  田建钧说,根据他的研究考证,当时的弘道女中(就是现在的省妇保院)也是收容难民的重要场所之一。

  杭州“辛德勒”做了什么?

  他们给当时日军铁蹄下数万杭州底层百姓提供了人道救护。

  “这些临时难民收容所,加上其他的慈善机构,在日军刚占领杭州城时,在城里疯狂烧杀掳掠的最危急时刻,曾经接纳过2.5万名妇女和儿童。”

  ——田建钧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设立难民营,以便于战争迫近时民众能获得逃难庇护。此后,‘红十字会’历9年之久仍在活动,战时及战后举行会议200多次。难题实在太多,每天应付血腥场面让人有些崩溃。而此时,我恰有撤退的良好机会。中国政府派专车护送中立国的人员撤退,但我们广济医院大多数人都决心留下来。”

  ——苏达立自传《从教会医院到集中营》

  杭州“辛德勒”工作实录

  “在蕙兰学校的校园里,有好几种不同的救济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着,并且每天都在扩大,我们的重点越来越放在对儿童的照顾上。昨天我发现街上躺着一个大约16岁左右的孩子,已经饿昏过去了,他6岁的弟弟坐在一边哭。一大群人带着怜悯的神情在一旁围观,但是没法帮助他。他们连自己都吃不饱。当然,我不得不把这两个孩子带到了学校。另一个患病的5岁小孤儿在街上乞讨,也被我们接收了。”

  ——葛烈腾

  “1937年9月,伤兵们一路夹杂着难民的拥挤,和日本飞机的空袭扫射,已经4昼夜未获医疗,且气候炎热将近38℃,非常不易。医院医师护士及其他职工沉着应付,努力妥善安置。数星期之内,送到杭州的伤兵已达万人,住满所有医院、学校、寺庙及其他公共大厦。最大的临时伤兵医院,设在西湖风景区内的灵隐寺。”

  ——苏达立自传《从教会医院到集中营》

  “我经常以红十字会秘书长的身份巡视市郊小村镇。这些村镇没有外侨居住,情况比市区里更凄惨。1938年初,我组织小组救援队前往……此时,闸口已是无人地带,只见到处是遗弃的尸体,因无人收尸而臭气熏天。有的刚被枪弹射死不久,仍浸在血泊中,也有无头尸体仍保持跪下姿势,有被砍头而未全断,背部被劈开的……其恐怖凄惨状我有生以来从未见过。”

  ——苏达立自传《从教会医院到集中营》

  杭州“辛德勒”的后人:前几年来杭寻找史料

  田浩征的孙子田建钧在丁兰街道有个工作室,他说:“南京和上海在抗战方面的史料很多,杭州起步比较晚,尤其关于民间抗战史方面的资料特别少,还有许许多多老百姓感人的抗战经历需要为人所知,爷爷只是当时一名普通知识分子,我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努力,来还原拼接一段真实的历史。”

  田建钧说,研究考证的过程很辛苦,“我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25年来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要让更多人通过了解杭州民间抗战史后,能感受到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普通的杭州人和国际友人,出于对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渴望,用跨越民族、宗教的爱和正义对抗法西斯的残暴。”

  “那时候杭州有着很多的外籍人士,他们会不会有这方面的日记?当时在医院里医治过上千名伤兵,他们会不会还有健在的?当时广济医院有着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他们会不会还有这方面的回忆?当时杭州有那么多的老百姓,还有没有人记得杭州民间抗日的故事?”田建钧也希望,抢救保留住杭州民间抗战的历史,他也一直在寻找当年的亲历者,寻找当年的历史遗存。

  “前几年,明思德、高会督和万克礼的后人分别来过杭州,寻找有关这段历史的记忆,但是很遗憾他们找到有价值的史料有限,我希望国内和海外有更多的人关注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记住在这段苦难的岁月中,焕发出来的人性的爱和光辉。”

  “这是杭州不能忘却的记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