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窑洞保护现状:“人去窑空”现象日益严重

2015年07月21日 09:17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

  近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中民俗博物馆等主办的“中国窑洞文化遗产田野考察”学术活动在陕西举行,全国60余位专家来到陕西,20多天行程2000余公里,走遍陕北、关中调查窑洞保存现状。令人惋惜的是,“人去窑空”的现象日益严重,若干年后,大量废弃窑洞是否还有存在价值,亟须全社会关注。

  现代化进程使人们“弃窑”

  窑洞,这种远古时期人类居住的建筑形式,曾被国际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在诸多专家学者看来,陕北窑洞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是,乡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窑洞这一古老民居场所正在迅速地淡出人们的生活,专家们在这一路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陕北大量地区窑洞空置、坍塌、损毁的现象相当严重。有时,几乎是整个村落都“人去窑空”。也有人将窑洞改造得具有“现代化”色彩:水泥抹墙,外贴瓷片,拆掉土炕。传统窑洞味道尽失,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与平房没有任何区别。在关中地区的白鹿原上也有少量的旧式窑洞,几年前还零星有部分居民,这些年也不见了踪迹。

  看到乡间大批废弃窑洞,各地专家们倍觉可惜,这意味着这一古老的居住和建筑形式正在失去生命力,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正在消逝。浙江省民协秘书长郑容感慨:“黄土高原的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汉族民居形式,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一旦窑洞被彻底废弃,黄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便失色了。”

  窑洞与自然关系非常和谐

  现代居民已基本不住窑洞,更愿意搬进楼房,专家认为时代在发展,人们改善居住条件无可厚非。但不可忽略窑洞的特色。专家认为,现代人并没有意识到窑洞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的益处。“国际上许多建筑专家都相当肯定窑洞的居住价值与环境价值。但在一些当地居民的头脑中,窑洞却是落后的、落伍的、愚昧的,很轻易就被否定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表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指出,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窑洞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温润、冬暖夏凉,这是在其他任何建筑中找不到的。这种建筑形式历久不衰,在于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等诸多优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启了以土为建筑材料的先河。

  开发遗产旅游 传播民居文化

  窑洞民居亟待保护,可未来何去何从?在众多专家看来,眼下走遗产旅游的路子似乎更适宜。党安荣告诉记者:“其实,美国和德国都有传统的穴居建筑,当地人已经找到了与古老建筑和谐共处的方式。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建筑并不矛盾,关键是转变封闭的思路。”

  尽管当地居民对窑洞的态度模棱两可,但那些保存完好的窑洞村落总是会吸引外面的目光。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拍摄地郭家沟双水村,“孙少安”家的窑洞里游人总是络绎不绝,村里有几户住着更现代房屋的人家就招揽不到客人。党安荣对记者说:“因为他们的屋子丧失了土窑的味道。可是,我发现有不少居民的心态不开放,很多有窑洞的人家并不愿意接待宾客,想进屋看看却大门紧闭,这样封闭的状态很难与外界接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认为,弃窑建房的观念还需要政府多加引导,传播新型的“传统文化观”,让居民从“文化自卑”过渡到“文化自信”。比如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市民对传统的“土”的风格非常自豪,市政府也规定建房和维修时必须保持同样的风格。

  此外,比保护民居更重要的是保住人。“把人留住、把人引来同样重要,遗产旅游或可成为一条具有可持续性的解决之道,东道主和游客形成完整的利益链,但要警惕过度的商业化色彩。”专家说。 记者职茵 实习生干姣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