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一代邮票设计师万维生病逝 曾设计“当代邮王”

2015年07月22日 13:1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徐维欣

  日前,我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师万维生因病在京离世的消息令邮票界倍感悲伤与惋惜。万维生设计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被誉为“当代邮王”,曾经在拍卖市场上以730.25万元的成交价格创造了中国单枚邮票拍卖纪录。“邮王”的身价固然轻易难以企及,而近来的邮币藏品市场却正上演着有些“疯狂”的价格波动。

  当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电子盘后,民间资本投资的强烈欲望将邮品交易市场推向火爆。仅以生肖题材的“虎大版”邮票为例,以310元左右价格发行的“虎大版”在电子盘中曾被炒至7万元,身价暴涨220多倍,一度让不少玩家感慨“秒杀A股市场”。

  对此,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说:“邮币卡电子盘的推出顺应了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有效供给、服务尚不足的情况下,一旦有了比较适合购买、收藏的邮币品种,就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和关注。”不过他也指出,在方便藏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各地文交所推出的众多邮币电子盘将来一定会出现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只是抱着炒作某些品种从中牟利,而没有专业服务、缺乏社会信任度,这样的电子盘一定会走向消亡。”

  电子盘疯涨影响传统拍卖行业

  所谓电子盘,实际上就是将邮票、钱币和电话卡等原本在现货市场交易的各类收藏品,经过登记、鉴定、托管等程序后“上市”发售,投资者开户后便可投资操作交易。尽管邮币电子盘交易也设置了涨停和跌停限制,但与股票市场不同的是,邮币卡电子盘采用的是“T+0”模式,意味着投资者买入的任何品种当天就可以随时抛出。当然,在交易过程中,若是投资者觉得实物有收藏价值,可以前往交易所将自己购买的邮票提货回家,反之则在电子市场上流通份额。目前上海、江苏、湖南等地的近10家文交所都推出了电子盘。

  花建指出,电子盘的推出,解决了邮币交易中的保真、保管等问题,广泛的市场需求和科学的规范运作是邮币卡电子盘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交易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得到提升。因而,过去处于收藏阶段而难以成为公共交易品种的邮币产品开始出现越来越‘类金融化’的趋势。”他表示,从原先的集邮,到之后出现的邮币交易市场,再到如今的电子盘,反映出居民文化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也基于这样的原因,邮币市场出现了一轮普涨的行情。

  目前,不断上扬的行情也正逐步影响着传统拍卖行业中的邮品板块,上海泓盛拍卖邮品部专家徐展表示:“随着交易市场的风向,拍场上的热点也逐步从清朝、民国等时期的藏品转向新邮等涨幅较快的交易品。”

  推出规范化政策措施,促市场健康发展

  尽管从价值增值体系来看,邮币卡的上涨有一定预期,然而对于此轮暴涨,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明显脱离价值规律。事实上,泡沫堆积已经开始让邮币市场出现“回调”——截至昨天,南京文交所电子盘“虎大版”收盘价报(3.7万元)。对于“惊心动魄”的邮币价格走势,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张芮宁表示,目前市场风险不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开展调研,上海文交所也提示需警示风险,加强监管。

  实际上,上海文交所此前已经尝试更加规范创新的交易模式。在其牵头下,内蒙古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上海文金所及中国文化资产登记中心推出“互联网+”文化众筹(邮币卡)产品。“这一做法主要是将邮币上市的各个步骤进行分离,确保公正透明。”张芮宁解释说,中国文化资产登记中心与上海文金所联合组建的中国文化产权众筹登记平台负责对产品进行鉴定、评估、确权、登记,并在指定的第三方国家级文化众筹平台——众创聚投进行产品独立众筹发行;内蒙古文交所作为上海文交所的分支运营平台负责产品的交易鉴证工作;上海文交所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协调各方进行监管和清算。相关工作确保产品入库登记、众筹发行、交易运营、监管清算四分离,真实合规完成申购和交易。同时,产品在参考市场相关产品3个月成交均价基础上,下浮30%进行定价,让利于市场。

  上海和深圳两家文交所是中央指定的两个国家级交易所。目前很多知名省级文交所都是上海文交所的分支运营平台。作为行业龙头,上海文交所这一做法将对邮币卡市场的规范形成正面影响。张芮宁透露,上海文交所还将有新的举措出台,希望对“疯狂”的邮币卡交易市场进行规范。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随着越来越多规范化政策措施的出台,让“疯狂”的邮币卡交易市场能逐渐回归理性,健康发展。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