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青少年科幻小说成短板 限制中国科幻小说发展

2015年09月24日 0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移动迷宫》是欧美当红青少年系列小说,它将读者带到未来世界,那时人类受到致命病毒“闪焰”的袭击,生存面临巨大危机。各国政府联合成立“灾难总部”组织,搜寻对此病毒具有免疫抗体的少年,精心设计了一场生存大实验。一群毫不知情的年轻人被放置到绝境,身体、心灵、情感、意志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生存,这群年轻人只有不停奔跑,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才能拯救自己,找到出路。

  该系列全球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版权转售40多个国家,并荣获包括全美青少年最佳图书、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等十多项大奖。

  同时,《移动迷宫》第一部《找出真相》改编电影自2014年9月上映以来,在全球各国获得不俗票房和口碑,以不到3400万美元的投资,赢得了超过3.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23日的《移动迷宫》新书品读会上,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提到,中国的知名科幻作品《三体》到现在的发行量是77万套,77万套三本也就是200万册,这一数据跟《移动迷宫》相比差很远。

  那么问题在哪?他认为,在过去的10-20年里,科幻作家特别不重视青少年科幻小说的写作。所以新一代读者根本没有基本的科幻训练,甚至连基本的科幻阅读素养都没有。“我在北师大授课,经常见《三体》迷,他的一切判断标准就是《三体》,如果讲《移动迷宫》,他说‘对不起完全不是《三体》的写法,我不能看,这种作品不好”,这就是极端三体爱好者。还有一些也看科幻,但是总体来说,今天的一代以及下一代对科幻的了解非常少,这是影响到今天所谓的成年科幻的发行量特别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火爆全球现象,著名青年作家、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葛竞直言,作为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移动迷宫》作者有一种为全媒体写作的态度,按照头脑中非常立体的,非常生动和形象的画面在写这样的一本书。在她看来,影片其实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它是建立在对未来世界畅想的基础上,由此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观众真正要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个新世界,对他们最重要和最有新意的是一个他们心里有,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而电影帮他们实现的这样一个世界,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射。“当具体展现在屏幕的时候,就实现了一个电影造梦的过程。”

  接力出版社总编白冰表示,接力出版社一直很重视这种影视联动图书,这种图书不是光看它的商业效应,往往小说原著当中是具有影视品质的,也正是这种影视品质:故事情结的大起大落、人物命运的跌荡,以及情感线的震撼,这些往往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

  据悉,电影《移动迷宫2:烧痕审判》即将在10月22日登陆中国院线。(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