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清华一班级公约引争议 规定除周日晚外不能玩电脑

2015年09月30日 17:01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法制晚报讯(记者 马晓晴 王妍)近日,一份清华大学电51班的班级公约在网上被频繁转发并引起热议。公约内容包括规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用于娱乐的时间,以及若女生的成绩排在班级排名后20%,将成立专门的3-5人辅导小组对其进行辅导等。

  有网友认为,这样连玩电脑和手机都要做出规定的公约过于死板,也有人认为严格的要求有助于大学生律己。

  当事班级同学告诉《法制晚报》记者,该公约在前几年就曾有过,此次只是被落实到纸上,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事件 公约规定除周日晚上外不能玩电脑

  昨天,清华大学电51班的班级公约截图在网上流传。公约包括学习公约、手机使用公约、体育锻炼公约和活动参加公约四部分,有详细内容及奖惩规定。

  例如,学习公约第一部分第3条,要求在上课期间,手机需要关机或调成飞行模式。学习公约中还含有女生特殊政策,即若女生的成绩在班级排名后20%,将成立专门的3-5人辅导小组对其进行指导。

  手机使用公约中提到,提出关于大一上学期如何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的要求,内容包括除指定时间(周日晚9点半至10点半)电脑、智能手机可以用于娱乐,其余时间一律不可用于打各种游戏、看娱乐视频等。

  在该班级公约中,还包括多种奖惩措施,例如,违反班级公约一、二部分中任意一条,每次缴纳班费10元,累计违反5次及以上的,追加缴纳班费50元,并在班内通报批评一次,必要时班主任将与其家长联系;在非指定时间玩网游、看娱乐视频的,电脑(手机)没收交给班主任保管一学期(16周),写检讨书,罚款2000元充入班费。

  奖励机制则包括大一上学期期末,无电脑(智能手机)者和有电脑(智能手机)无违规使用者,将有神秘奖励;监督并成功劝阻他人的同学,或劝阻失败,但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班长、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同学有神秘奖励等。

  争议 部分网友认为太死板

  “电51公约”被上传到网络后,很快引来数百位网友的评论和转发。“都这么大了,还按中学生的方式管理!”一网友表示,大学生使用手机还需要家长监督实在是没有必要,如果必须靠公约才能约束,也实在不适合大学生活。

  还有的网友觉得,大学生还要像中小学生一样写公约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为学弟感到心疼。

  一位清华电机系2011级毕业校友向记者表示,班级公约并非每个班都有,“我以前上学时就没有这样的公约,这应该是班委带头制定的。”

  该同学认为,大一新生刚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还在用高中生的眼光审视大学,制定一些公约也是为了能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立意和出发点都是好的,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追访 公约一直有 没想到争议大

  昨天下午,记者从清华大学的多位学生处了解到,电机51指的是电机系2015级1班。该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表示,该公约在前几年就曾有过,只是之前没有被书写成文,此次被电51班的同学落实到纸上,没想到反响如此之大。

  但对于公约内容,该同学并没有表态,也未告知该公约由谁拟写。他表示,不愿对此公约做解释。

  记者在网上查询时发现,电机系2008级的常同学表示,当初自己班也有类似的公约,“当初真的是写的很认真。”他认为,当时大家刚到清华,心气高,一心向上;另一方面,刚入学的本科生对大学生活的多彩及个人的差异完全没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类似的公约“是可以理解的,没必要过度解读”。但他表示,自己班当初写了公约以后,基本无人遵守。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暂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四年前的公约 也曾引起争议

  清华大学的学生写公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1年9月,机械系2009级的学生就曾写过“机9公约”,与此次“电51公约”不同的是,当年执行公约的并非刚刚入校的新生,而是大三学生,制定公约的则是该班级的辅导员。

  “机9公约”中指出,在周一至周四19:00-21:00,所有同学必须离开寝室进行自习。这段时间内,除有特殊情况,并提前向辅导员请假,得到辅导员的同意后,方可留在宿舍,其余情况一律不许停留宿舍。

  违反上述规定的同学,需要向辅导员提交书面检查,第一次违规书面检查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第二次违规书面检查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第三次违规书面检查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

  “机9公约”在内容上要比如今的“电51公约”少很多,但在当年也引发过不少争议。当时部分学生就认为,不应该强制大学生上晚自习,何况还是大三的学生,这样的规定太苛刻。该公约最终是否被执行,现在也无从考证。

  文/记者 马晓晴 王妍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