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古代运动会:蹴鞠发展不衰 捶丸类似于高尔夫球

2015年10月18日 09:42 来源:东南快报 参与互动 
古代运动会:蹴鞠发展不衰捶丸类似于高尔夫球
绿釉相扑俑
磁州窑蹴鞠图瓷枕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今天就要开幕了,福州到处都是透着浓厚的体育的氛围。你可知道,中国古代“运动会”是什么样子的?

  昨日,《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展,展至明年1月16日。展览由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委会文化教育部和福建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荟萃来自福建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的220余件珍贵文物。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说,在青运会期间举办体育文物展,突出了文化和教育功能。

  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介绍,该展览是福建省首个以古代体育文化为主题的展览。

  古代运动会西周射礼

  堪与古希腊奥运会相媲美

  在周朝,“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便相当于古时的“体育课”。

  吴志跃说,射箭在古代不仅是重要的军事技能,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弓箭甚至成为男子汉的标志。因而,射箭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定了“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项基本考核内容。

  由此衍生的“射礼”是西周时期以射箭比赛为形式的活动,它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有详细的竞赛规则、组织分工、音乐伴奏、奖励等。

  “西周的射礼堪称‘古代组织最严密的竞技运动会’,堪与古希腊奥运会相媲美的大型古代竞技运动会。”吴志跃说。

  此外,由射礼演化的一种投掷性游戏,被称作投壶。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模仿射礼的规则制度,将射箭变为掷箭,以酒壶代替箭靶,在宴会酒席上竞赛。

  驾车、马术等体育活动

  曾是军队练兵的手段

  御术与赛马,是古代流行久远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吴志跃说,“御”指驾御马车的技术,由于先秦战争主要是车战,因而青年学会娴熟地驾车,掌握“御”的技术非常重要。

  西周时期,御也是“六艺”之一。“殷商时期,战车成为普通的作战工具,驾驶技术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说。

  根据车战的实际经验,西周时期总结出五种驾车的技术,即“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另一种体育活动马术,包括马戏和赛马,可追溯至战国。“唐宋时期,马术运动更为兴盛,甚至军队也将其作为练兵的手段。”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说。

  蹴鞠发展2000余年不衰

  捶丸类似于高尔夫球

  在昨天的文物展上,被称为古代足球的“蹴鞠”、骑马以杖击球的马球、徒步以杖击球类似于高尔夫球的捶丸,广受市民关注。

  “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源于春秋战国,在中国绵延发展2000余年而不衰。”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介绍。

  开展蹴鞠活动要遵守诸多的规则,如在汉代《蹴鞠铭》中规定了要求队员公平竞争,而裁判则需公正执法,明代《蹴鞠图谱》更是提出参与蹴鞠活动的“十不准”。

  马球,又称波罗球,是一种马上击球的竞技游戏。打马球既是娱乐,也是军事训练的手段。“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马球运动能使参加和围观的人都精神振奋。

  捶丸则是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

  “捶丸是君子之术,所以不设裁判。”吴志跃说,“徒步以杖击球,这和今天的高尔夫球非常相似,而且捶丸还比它早了近300年。”

  围棋效法天地运行

  象棋模仿军事战争

  直到今天依然十分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围棋和象棋,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

  “棋类活动效法天地运行、模仿军事战争,给下棋者以启迪,可以磨砺智慧。”吴志跃说。

  称作“对弈”的围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定为纵横各19道,共361子,基本着法、术语名词大致定型,并建立“棋品”制度,成为现代围棋段位制的渊源。

  此外,象棋是古代中国人模拟战争而创造的一种体育游戏。

  吴志跃说,北周武帝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流行的象戏进行总结和改进,著《象经》制定规则及要旨,为象棋定型奠定了基础;至两宋时期,出现与今日体制、规则相同的象棋,南宋象棋棋盘上增加了河界。

  东快记者刘媛/文刘兴/图

【编辑:李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