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学生带农民办戏曲盔饰制造社 遭遇行业“冰封期”

2015年10月20日 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大学生带农民办戏曲盔饰制造社遭遇行业“冰封期”
    2012年,山西长治大学生刘清河带领农民办起了戏曲盔饰制造合作社,整理完成了中华戏曲盔饰样片211套,复制还原已失传盔饰23套,在业内颇有名气,但是却遭遇行业“冰封期”,投入的20多万元成本至今没有回来。图为刘清河的盔饰制作合作社里,一位农民在进行盔饰制作中的一个程
    2012年,山西长治大学生刘清河带领农民办起了戏曲盔饰制造合作社,整理完成了中华戏曲盔饰样片211套,复制还原已失传盔饰23套,在业内颇有名气,但是却遭遇行业“冰封期”,投入的20多万元成本至今没有回来。图为刘�
2012年,山西长治大学生刘清河带领农民办起了戏曲盔饰制造合作社,整理完成了中华戏曲盔饰样片211套,复制还原已失传盔饰23套,在业内颇有名气,但是却遭遇行业“冰封期”,投入的20多万元成本至今没有回来。图为刘清河的盔饰制作合作社所制作的大太监帽。 李娜 摄
2012年,山西长治大学生刘清河带领农民办起了戏曲盔饰制造合作社,整理完成了中华戏曲盔饰样片211套,复制还原已失传盔饰23套,在业内颇有名气,但是却遭遇行业“冰封期”,投入的20多万元成本至今没有回来。图为刘清河的盔饰制作合作社所制作的大太监帽。 李娜 摄

  中新网长治10月20日电 题:大学生带农民办戏曲盔饰制造社 行业“冰封”成本难回

  作者 李娜

  大红缨鲜艳夺目、大珠子圆润灵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杨安乡南沟村一个展厅里,大太监帽、侯帽、滚龙相貂等多种传统戏曲盔饰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20日,90年出生的大学生刘清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他带领农民办起了戏曲盔饰制造合作社,整理完成了中华戏曲盔饰样片211套,复制还原已失传盔饰23套,在业内颇有名气,但却遭遇行业“冰封期”,投入的20多万元成本至今没有回来。

  带领农民致富 传承传统文化

  2012年,从大学毕业后,刘清河回到家乡长治,成为长治市沁县杨安乡南沟村的党支部书记。身为一名村官,刘清河自认有责任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在大学时期,受爷爷影响,爱好戏曲的刘清河就组建了戏曲协会和戏曲盔饰制作协会。经过多番考察和准备,他将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朋借来的钱凑成20万,带领村里的农民成立了沁县清韵戏曲盔饰生产专业合作社。

  “组建这个合作社,有两个目的,第一带领农民致富,第二传承传统文化。”刘清河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近年来,京剧、昆曲等诸多戏曲都入选了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刘清河介绍,戏曲盔饰制作起源于唐宋时期,“盔饰制作鼎盛时期有600多种,现在只剩下常用的90多种。”

  “戏曲盔饰制作不赚钱,手续多,很麻烦,对手艺人的专业性要求高,一位师傅做一顶凤冠需要一个月,但是只能卖两三千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大家不愿意收徒弟,老手艺人去世后,没有徒弟,这门手艺也就断了。”刘清河说,“目前,全国制作戏曲盔饰的只有五家,年轻人很少,嫌它不赚钱。”

  合作社成立后,他阅读大量相关书籍,记录戏曲从业者的口述,多次前往山西临汾、北京、天津等地学习,通过艺人们的描述还原已经失传的盔饰,“临汾广胜寺水神庙的壁画是全国最早、最大的元代戏剧壁画,生、旦、净、末、丑等戏曲中的角色应有尽有,人物的服饰非常值得借鉴。”

  遇行业“冰封” 成本难回

  2015年初,刘清河通过研究蜀绣纹样和图片,花了一个月时间为四川省成都市川剧院制作了已失传的帅盔和金踏凳帽子。成都市川剧院管理盔箱的老师傅看见后,称赞道:“是这个味儿。”

  目前,刘清河的名字在业内小有名气。他的合作社累计带动农户25户,解决劳动力31人,已从纯手工生产到半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但仅能维持收支平衡,暂时难以盈利。

  刘清河说,“现在我们处于行业‘冰封期’,北上广文化市场繁荣,已有一些西方名著以中国戏曲的形式演出,年轻人很愿意看。山西虽然是戏曲大省,但是在小城市,年轻人宁愿花钱去看电影,也不愿去听戏,而盘桓在乡村的戏剧社又没有余钱更换盔饰。这里的市场和观众仍需要时间培养。”

  虽然暂时没有盈利,但是在刘清河看来,“比起挣钱,制作盔饰更有艺术和历史价值,比如盔饰制作中的点翠手艺,汉代就有了,由于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会这门手艺的人就很少了,但是我们通过替代品比如鹅毛把这门传统的手艺保存了下来,如果任由它消失,就太可惜了。”(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