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说要进博物馆了?教授:小说如何延续确是问题

2015年11月10日 08:26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 

  ·烈风迅雷· 快速的浏览、消遣是一种需要,深沉、长时间、大跨度的思考也是一种需要

  文/陶东风

  “时代的发展让小说退出日常生活,媒介的变化不再适合承载小说,技术的进步革新了阅读的方式”,作家马原近日再次提起“小说已死”的话题,认为当今社会,“小说要进博物馆了,写小说的还在写就是维系这个物种而已”。

  “诗歌已死”、“小说已死”,乃至“文学已死”,类似的观点早已有之,但这样的说法有点夸大和绝对。事实上,当前小说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我们都曾经讨论过,比如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读者数量少了,阅读时间少了。再比如媒介的变化,技术的革新等等,对整个纸质印刷文化冲击都很大,小说的影响力在变小,呈现方式在变化,却不会消亡。

  小说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小说用虚构的、有相当长度和深度但又极为灵活的方式呈现我们的生存世界、呈现我们的生活方式。目前看来,小说的这个功能还是不可替代的。它和新闻不同,不仅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它同时也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历史记忆进行深刻的、大容量的思考。比如莫言的小说,它所提供的大跨度、有深度的反思,别的文字形式和影像形式很难企及。不是说别的形式绝对不能做,但小说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短信微信等等受限于篇幅以及表达方式,很难承担这样的功能。莫言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陈忠实的《白鹿原》这样的作品,不要说短信微信不能表现,就是影视作品也无法企及。

  小说如何延续,确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出生的这一代作家,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想和他们写作的主题、题材是有关系的。他们的写作,普遍聚焦于新中国前30年这一段历史,这不仅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和当代绝大多数人命运相关的历史,因此,这些作家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就。

  相对来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作家,走的路完全不一样。很少有人再热衷于这段历史的书写了,而多关注穿越、玄幻、科幻等等,这些东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离得很远,其厚重度也远远比不上上一代作家,可能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读,但却很难产生有分量的作品。

  现在是微时代,许多人习惯了微阅读、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但谁能预言一定会永远微下去?如前所说,快速的浏览、消遣是一种需要,但深沉、长时间、大跨度的思考也是一种需要。那些反思人类自身处境、探求我们的生存方式的小说,自然也就会存在。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