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界:自贸区将是文物回流"宝地"而非流失"缺口"

2016年03月03日 2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邹瑞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近日征求意见结束。《送审稿》中放开外资拍卖行在中国拍卖文物的限制引发了业内关注,这一政策无疑将加快自贸试验区小范围开放文物拍卖的进度。

  早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就有关于小范围放开文物拍卖、促进海外文物回流的呼声。但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文物商店或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受制于此,小范围放开文物拍卖一事一直未有实质进展。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艺术品交易额未见质的飞跃。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总经理任义彪3日表示,艺术品拍卖是国际惯例,如果上海自贸试验区能够开个窗口,把原本在海外交易的中国艺术品文物拍卖引到上海,对于文物的回流将更有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一直在探索克服关税、货币兑换等贸易瓶颈的新途径,如成交之后存放在保税区内,没有海关繁琐手续和高额税费。

  任义彪表示,对于文物拍卖要未雨绸缪,否则等到开放了再做就来不及了。如位于保税区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仓库一期,筹建时还不知道上海要建自贸试验区。目前一期的仓库中,入库艺术品已有2000余件,对文物仓储的需求还非常旺盛,二期三期仓库的体量将会更大。

  任义彪认为,假如文物拍卖政策放开,自贸区将成为文物回流的宝地,而不是文物流失的缺口。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立以来,致力于拓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影响力,举办文化产业交流会,把自贸区的变化发展告诉国外。2016年,基地将聚焦20余个海内外文化拓展项目,文化产品授权展也将提升国际化程度。(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