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那边有匹什么样的“马”——访导演白海滨

2016年06月04日 1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山那边有匹什么样的“马”——访导演白海滨
    华语影片《山那边有匹马》最新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聚焦中国”展映单元。图为该片导演白海滨。 张咏 摄

  中新网北京6月4日电 题:山那边有匹什么样的“马”——访导演白海滨

  记者 张素

  华语影片《山那边有匹马》最新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聚焦中国”展映单元。这部片讲述了什么?又引起哪些讨论?中新网记者4日专访了该片导演白海滨。

  这匹马反映“留守儿童”

  电影改编自贵州作家山峰的小说《骑士少年的歌声》。镜头聚焦于贵州的水族村落,由女演员黄璐扮演的女教师艾美,从繁华都市深圳远赴贵州小村支教,遇到终日沉默寡言的少年潘攀,又渐渐与少年骑的马产生共鸣。围绕卖马、寻马、买马、偷马、送马等一系列举动,上演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这部国产儿童文艺电影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需要关爱的自闭儿童、留守儿童,呼吁观众对这一群体给予关注。“影片解读了儿童内心世界。”《山那边有匹马》出品人袁熙伯说。

  白海滨介绍,这部影片除了女主角黄璐,其余演员均是来自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非职业演员。“他们身上所拥有的扎根于泥土的那种质感是专业演员所没有的,这也是我所追求的影片风格”。他说,而且使用非职业演员还让影片有了“纪录片”功能,能够纪录当下时代发生的事情。

  “希望观影者能够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他说,也希望城市里的儿童能够了解到生活在中国偏远山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现状,继而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这匹马提倡“文化传承”

  有影评者指出,该片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消亡问题。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常常引发讨论,比如普及普通话与保留各族方言的取舍。“在商业潮流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白海滨说。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的白海滨,是吴天明电影基金15强的导演,曾参加吴天明青年导演专项基金会举办的“大师之光”编剧班。这也让他对已故导演吴天明及其文艺片《百鸟朝凤》所引发的热议更有感触。

  “《百鸟朝凤》是中国电影的一代丰碑,也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警醒。提醒我们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走的太急太远。”白海滨说,《百鸟朝凤》亦拷问着年轻导演们该“如何传承文化”。

  白海滨还说,从这次“下跪风波”中,看到;观众对于文艺片的潜在需求,只是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文艺片难以生存。以《山那边有匹马》为例,在天津、深圳等城市一度是“零排片”。他呼吁社会加大力度扶持国产文艺片,比如成立艺术院线、实现长线放映。

  这匹马呼吁“社会关爱”

  有影迷留言称:影片没有商业片中过于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恢弘劲爆的视觉系大场面,有的只是小人物内心世界的执着。这种最单纯的情感与原生态的唯美自然相映成趣,呈现出的人生哲理就像影片中那条小溪一样默默地流入观众内心。

  也有人留言称,影片从内心深处激发了观众做义工、献爱心、支边陲、炼人生的冲动。

  这份情感传递亦已延续到场外。袁熙伯介绍,出品方已联合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来到拍摄地贵州三都,并为一所捐赠的爱心图书馆挂牌。此次爱心慈善活动共捐赠100所爱心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首映式也特意选择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举行。当地人说,影片展示了黔南州民族文化、内聚黔南精神、外塑黔南形象,进一步增强黔南多民族文化自信,激发黔南文化创造活动的大好机会。(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