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四川三星堆祭祀坑发掘30周年:一锄头挖出的奇迹

2016年07月18日 1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四川三星堆祭祀坑发掘30周年:一锄头挖出的奇迹
刚刚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资料图) 钟欣 摄
残损严重的金面铜人头像。(资料图) 钟欣 摄
残损严重的金面铜人头像。(资料图) 钟欣 摄
2005年,青观山宫殿基址发掘现场。(资料图) 钟欣 摄
2005年,青观山宫殿基址发掘现场。(资料图) 钟欣 摄
在“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上,三星堆博物馆的多件文物首次“裸展”。 徐杨祎 摄
在“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上,三星堆博物馆的多件文物首次“裸展”。 徐杨祎 摄

  中新网广汉7月18日电 题:四川三星堆祭祀坑发掘30周年:一锄头挖出的奇迹

  作者 徐杨祎 王鹏

  “就是一锄头下去,感觉不对,再一看,挖到个青铜耳朵。”时隔30年,年过七旬的杨永成回忆起当初发现二号祭祀坑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86年7月18日,与杨永成同在砖瓦厂打工的杨运洪和刘光才,在考古队指定的范围取土,意外发现了玉石。后经考古专家发掘,在一个不大的土坑里,藏有金器、玉石、青铜等各类器物近600件。因器物几乎为古蜀人祭祀所用,该土坑被命名为一号祭祀坑。

  20多天后,一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进入尾声。在离一号坑约20米的位置,同样为了取土烧砖,杨永成挖下一锄头,砸到了一个青铜面具。“我没敢继续往下挖了,把土埋回去,赶紧喊来了考古队的专家。”此为二号祭祀坑。杨永成说,他知道土里那些都是“稀罕东西,是国家的”,因此没敢声张。

  当时考古队领队的陈德安正在成都寻找存放一号祭祀坑文物的临时仓库,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连忙往回赶。

  1986年7月至9月期间,考古人员在地处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星村的一号祭祀坑、二号祭祀坑内,发掘了金器、玉石、青铜器、象牙等近7000件各类遗物,其中包括青铜纵目面具、金杖、金面铜人头像等国宝。自此,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三星堆文明正式走进世人眼中。三星堆古遗址也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考古发现可遇不可求,他们都说我运气好。”说起三星堆跟自己的缘分,陈德安笑着对记者说,最初发现祭祀坑时,看到那么多珍贵的文物,自己是“惊奇、兴奋的”。除此之外,更大的感受是“责任重大”,“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这些东西搞清楚。”

  陈德安告诉记者,三星堆发现之前,四川考古的重点是晚期巴蜀文化,即春秋战国时期。而三星堆的发现,则将四川可以认识到的历史,至少上推到了5000年前。陈德安说,“三星堆的发现还证明,夏商时期,我们(四川)和中原地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此后,三星堆遗址保护区划定并被列入首批36处国家重点大遗址名单,一系列的保护法规和规划也相继出台,区域内的砖厂、液化气站亦被搬迁。

  2013年,一处同时期南中国最大的单体建筑基址出现在三星堆,并有象牙、玉璧和石璧被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三星堆考古再获重大突破,发现了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可能是三星堆王国“宫殿区”所在。

  两年后,三星堆古城“北城墙”被发现,三星堆古城实现“合围”,这是继1986年三星堆考古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上千件国宝重器之后,又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有考古专家称,“三星堆古城因为北城墙的发现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

  “三星堆绝对称得上奇迹,但我还是有很多的期待。”谈及三星堆古遗址发掘工作的发展,为之努力了大半世的耄耋老者敖天照颇为激动。他曾在两大祭祀坑被发现前十数年,一直行走在古遗址区域的田间地头,并走乡串户地收集已被村民们发现的零星文物。

  如今,埋藏千年的古蜀文明已逐渐被世人熟知,现代化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众多珍贵文物,就连30年前的两个满是历史沉淀的土坑也以更直接生动的方式出现在民众眼前,但已88岁高龄的敖天照却从未停止对三星堆文明的探寻。

  在这位耄耋老者看来,蜀王墓的方位、三星堆遗址所发现玉器的来源等或将是未来三星堆再次震惊世界的所在。(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