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一带一路”促中外文化共融 沿线历史遗存成交流载体

2016年07月18日 2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一带一路”促中外文化共融沿线历史遗存成交流载体
    图为论坛现场举行“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张一辰 摄

  中新网西安7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中华文化遇到过危机与复兴,如今借助‘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所带来的机遇,令中国文化与海外文化互相借鉴和促进,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18日在西安表示。

  18日,第五届北大光华“一带一路”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本次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承·融合·创新”为主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经贸交流更为密切。“文化先行”已成为中国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之一。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唐利如指出,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黄帝陵、秦兵马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标签。同时陕西在文化方面的“三军”,即文学陕军、影视陕军、书画陕军,也反映出陕西在文化领域创新的探索。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在文化创新发展中,存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短板”。

  据统计,在非遗传承方面,陕西目前有3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增表示,西汉时期的张骞从古长安城出使西域,开辟了绵延2100多年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陕西的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一带一路”为沿线国之间相互开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沿线大量的历史遗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载体。

  吴志攀认为,虽地域不同,但中外文化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体系。中华文化如何继承发展,如何与西方文化相互借鉴成为需要研究的课题。(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