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76岁上海老知青的新疆情节:总想为新疆做点什么(图)

2016年08月05日 2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76岁上海老知青的新疆情节:总想为新疆做点什么(图)
    何百成老人参与的边疆往事摄制组拍摄的纪录片以及制作的纪念徽章。 耿丹丹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5日电(耿丹丹 王小军)见到何百成老人时,他并没有想象中70多岁老人的样子,已经退休的他这是第五次回新疆,他看起来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谈起在新疆工作的44年,更是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何百成老人年轻时候的工作照。 何百成老人提供。 摄
何百成老人年轻时候的工作照。 何百成老人提供。 摄

  16岁“偷”户口本 从上海城到“幸福城”

  50多年前,10万上海知青响应祖国号召,奔赴边疆,投身屯垦戍边的队伍,何百成就是其中一员。

  “1963年,上海开始招知青支援边疆建设,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九口人就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刚好那年初中毕业,继续上学会给家里增加负担,我也想去新疆看看,就报名了。”何百成老人回忆道。

  当时只有16岁的他有这样的想法,家里一开始是不同意的,“我就偷偷拿了户口本去报名”,何百成老人笑着说道,“结果到了之后发现名额已经满了,巧的是工作人员检查的时候刚好有人填错了表,我就补上了。”

  报了名,家里人也就勉强同意了,但是临出发前,父亲当时说的话让何百成印象深刻。

  何百成老人说:“记得当时父亲跟我说,你选择到新疆去我没意见,唯一的希望就是再苦你也不能当逃兵,我回答父亲,你放心,我自己的选择,绝对不会后悔。”

  1963年8月9日,何百成跟着大部队从上海出发了,路上火车、轮渡、汽车坐了个遍,火车坐了5天,汽车又是6天。“终于体会到什么是‘车在路上颠,人在车上颠,五脏六腑在身体里颠’的感觉”,何百成老人说。

  到达目的地,前前后后花费了11天时间,终于到了目的地就是当时的农一师胜利16团(后改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3团)幸福城。

何百成老人制作的纪念上海青年赴疆屯垦戍边50周年纪念徽章。 耿丹丹 摄
何百成老人制作的纪念上海青年赴疆屯垦戍边50周年纪念徽章。 耿丹丹 摄

  “幸福城”的日子有苦有乐最大困难是吃不饱

  那一年,农一师13团安置了2400多名知青,分到幸福城的有200多人。

  “当时下车听到‘幸福城’非常兴奋,因为当年我在报纸上看过介绍幸福城的文章,说相传有一个地方没有巴依,没有皮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如今,这个地方就叫幸福城。”何百成老人这样说道。

  结果到了之后,发现和想象中的差距还是有的,只有几个平房矗立。何百成老人告诉记者,当时想到了艰苦,但是不知道艰苦到什么程度,去了之后才有了真正的体会。

  何百成老人说:“到了之后,我全部家当包括床单、被褥和四块床板,然后住进了地窝子,第二天还发了‘武器’就是坎头曼,劳动最光荣的日子就火热的开始了。”

  挑土、平地、挖沙包……天不亮就要起床跑操,点着油灯吃早饭,太阳出来时出发去工地,太阳下山了收工,何百成老人告诉记者,“踏着晨曦去,踩着月光回”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最难的是吃不饱”,何百成老人回忆:“中午饭一个苞谷馍馍,一碗菜汤,没有油水。那时候我们就经常打趣,数谁碗里飘的油花多。”

  何百成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填饱肚子,就拿穿不完的衬衣、短裤、床单换馍馍吃。“一条短裤换2个馍馍,一件衬衣换5个馍馍。”

  即便如此,何百成老人告诉记者,他也没想过回去,觉得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那时候的知青可以说给兵团生产带来了活力,从小件的大白兔奶糖,的确良衬衣,到大件的音响、家具,再到我们带来的医疗卫生设施、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促进了文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平均年龄70岁的知青重建“团队”

  从文化教员到宣传科科长,再到阿拉尔电视台台长,何百成在新疆整整工作了44年。2006年,何百成老人选择回到上海,2007年正式退休。

  何百成老人退休后,陆续组织拍摄了一些关于老知青主题的专题片、活动演出等。这期间他一直想建一个平台为老知青服务,于是,他建立了上海塔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随后,在2012年1月,他设立了《边疆往事》摄制组。

  何百成老人说:“刚开始想通过口述的形式把大家的故事都积累起来,一个人的往事是故事,一群人的故事就是历史了。”

  后来,何百成老人发觉故事收集的再多,不跟大众见面,故事就没法传承。“我们《边疆往事》摄制组就想到了收集故事的同时,出一些小片子。”

  说起摄制组的团队,何百成老人笑着说:“我们这个团队平均年龄超过70岁,年龄最大的76岁,主力也不到10个人,从我退休到现在,已经是第五次回来了,探亲访友是一方面,另外也想借机拍一些风景、建设成就以及采访一些老知青。”

  到现在为止,《边疆往事》摄制组团队收集素材有将近5年的时间,采访老知青达到300人,收集的口述历史资料有上千个小时,已经出版的视频作品有近80000张。

  除了摄制组,一批回到上海的老知青们还自发组织了一个艺术团,有特别的节日,他们会自掏腰包,自发的组织一些文艺演出。

  “我们总是在贴钱,出去拍东西,很多时候路费自理,再加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我觉得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大家都是上海知青,有新疆情节,想为新疆做点什么。”

  “究竟能走多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老人向记者坦言:“年龄是一方面,贴钱是另一方面,再就是接班人,我们的很多子女想参加,但是没有精力。”

  不过,何百成老人说起了此次回来的新想法,立马来了精神。“我们写了个协议书,希望能和阿拉尔合作,办一场演出,同时穿插书法、美术、摄影展,同时也能拉动当地的旅游。”

  采访的最后,何百成老人说道:“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新疆尽一份力。”(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