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扬州公展 重现千年前雍容华贵(图)

2016年09月18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扬州公展重现千年前雍容华贵(图)
图为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扬州公展。 崔佳明 摄

  中新网南京9月18日电 (记者 崔佳明)18日,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在扬州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展示,市民们争相参观展品,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拍摄,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隋唐时期等级最高的冠。

  走进展厅,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分别陈列在展厅中央,经过千年,萧后冠神秘面纱被揭开,礼冠虽仍被泥土包裹,但仔细观察能看到礼冠上有水滴形状的头饰、部分泥土下裸露出黄铜色的花瓣中有小石人直立在花蕊间。据主持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介绍,因为扬州的酸性土壤不适合金属质文物的保存,萧后冠饰腐蚀严重。经过两年多的修复,萧后冠上一些脆弱饰件的形状得以完整维持,一些痕迹得以保存。

图为参观者拿出手机和相机拍摄,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 崔佳明 摄
图为参观者拿出手机和相机拍摄,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 崔佳明 摄

  与之相邻的其仿制品在展柜灯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杨军昌说,仿制品最大限度还原了萧后冠原貌,13棵花树、166片铜花瓣、12片水滴形头饰……这样一个金光闪闪的萧后冠,一瞬间就把参观者拉回到一千年以前,直观地、全方位地感受萧后冠曾经的雍容华贵,以及实验室考古“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图为萧后冠仿制品富丽堂皇。 崔佳明 摄
图为萧后冠仿制品富丽堂皇。 崔佳明 摄

  当日,同期展出的还有从萧后墓里清理出的辟雍砚、玉璋、铜灯三件文物,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这三件文物能够直接佐证萧后的身份。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在扬州曹庄被发现,考古人员从中一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其中一件极为珍贵的皇后礼冠因属于萧皇后而被称作萧后冠。

图为经过千年,萧后冠神秘面纱被揭开。 崔佳明 摄
图为经过千年,萧后冠神秘面纱被揭开。 崔佳明 摄

  杨军昌告诉记者,历时两年多,萧后冠修复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已知的萧后冠上包含的材料有金、铜、铁、玻璃、汉白玉、珍珠、木、漆、棉、丝等10种;工艺则包括锤揲、焊接、掐丝、镶嵌、珠化、鎏金、贴金、铸造、錾刻、抛光、剪裁、髹漆等12类,构件复杂程度、工艺精美程度远超想象。实验室考古显示,萧后冠的框架由两博鬓、呈十字交叉的两道梁和呈环带的三道箍组成。框架构件上分布了13棵花树,在冠后脑位置有12块水滴形饰件,共有上、中、下三层。

图为直接佐证萧后身份的三件文物。 崔佳明 摄
图为直接佐证萧后身份的三件文物。 崔佳明 摄

  杨军昌表示,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工作的成果非常丰富:明确了萧后冠的基本结构、加工工艺、材料属性,为研究隋唐时期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首次发现南方地区隋唐时期的棉,为中国棉花的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首次发现鎏金铜珠化工艺制品,揭示了隋唐时期铜钗、钿花复杂的结构与工艺特征。“更重要的是为实验室考古学科建设增添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案例。”(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