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米雪焦媛北京飙戏 原味香港舞台剧令观众过瘾

2017年11月25日 15: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米雪焦媛北京飙戏 原味香港舞台剧令观众过瘾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一位是“TVB视后”,一位是“舞台剧女王”,米雪和焦媛带来的粤语话剧《晚安,妈妈》24日和25日两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二位主演在90分钟里飙戏飙演技,令观众大呼过瘾。

  “我给您订了一大盒雪球点心,明天就送来。想试试最近流行的黄色指甲油吗?……我要自杀,妈妈,两小时之后。”“那咱就像平时一样,今天晚上闲聊几句,然后你去自杀?”全剧开场就把激烈的冲突呈现给观众。随后,这对母女就真的开始聊天,聊家长里短、聊女儿的癫痫病,聊着抛弃她的丈夫和正在服刑的儿子。看似平静的背后,暗流汹涌,观众心痛又无奈,压抑到喘不过气,看着女儿走向终点,看着母亲最后在黑暗中伤心……

  《晚安,妈妈》是美国女性作家玛莎·诺曼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部独幕戏,讲述了一个母亲在某一个晚上阻止自己女儿自杀无果的故事,1983年荣获普利策戏剧奖,并被改编为电影及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超过380场。

  事实上,《晚安,妈妈》全剧90分钟没有幕间休息,凭母女二人的对话撑起全场,非常考验两位女演员的演技。

  米雪是首次携话剧北上到内地巡演。对于自己当初在繁忙的演戏和通告中仍愿意接下这部话剧,米雪坦言“因为焦媛这么好的演员值得合作”。尽管拍了这么多年的戏,也出演了不少舞台剧,但只有两个演员的独幕剧,对米雪而言还是第一次,“刚开始特别不习惯,台词很多,也很碎,经常我一句她两句的,这个节奏也要把握好。”

  于焦媛而言,到天桥艺术中心演出如同回家,这已经是她两年里第三次登台。从《南海十三郎》里风情万种的“梅仙”,到《金锁记》中歇斯底里的“曹七巧”,她凭借强大的舞台表现力征服了挑剔的北京观众。与前两部戏中有丰富的肢体动作完全不同的是,《晚安,妈妈》更多是心理戏份,“演完这部戏感觉比《金锁记》更压抑”,焦媛直言,因为剧中的女儿没有找到出路,她还是自杀了。

  对这种十分压抑的情绪,米雪感同身受,“每次从开头演到最后,都感觉我好像老了20岁。”

  对于自杀的结尾,焦媛再三叮嘱记者,“我们不是鼓励自杀”。她认同作者这一结局是因为,该剧透过抑郁和自杀,更多在传递“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平常又容易被忽略的母女关系,恰恰最需要用心维护。“我越来越觉得大家有了手机、电脑之后,已经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坚持把这部剧搬上舞台,就是希望大家对爱的表达不要再拖延。扪心自问一下,对身边最爱的人特别是家人有没有真正的关注?”

  粤语剧北上是否存在语言障碍,米雪认为“广东话演,有一种语言的韵律,可能更传神。”在焦媛看来这也完全不是问题,“我们发现内地观众更喜欢看原汁原味的表演,只要有真切的情感就能跨越语言障碍,打动人心。”香港焦媛实验剧团正是立志推广原汁原味的香港舞台剧,“我觉得这是我对舞台的责任。”

  米雪犹记得第一次演舞台剧是30多年前与汪明荃和罗文一起出演的《白蛇传》,“那个时候,香港正发起号召人们走进剧场,我们希望全球华人的舞台上都有香港的舞台剧;30年后的今天,剧场真的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她们(焦媛实验剧团)的戏每次都有很多人来看。”从米雪的感慨中,犹如看到戏剧代际间的传承,在两位女演员身上流淌。(完)

【编辑:王忠会】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