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年古城东阿再现取水炼胶仪式 传统非遗文化长流不息

2018年12月23日 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千年古城东阿再现取水炼胶仪式传统非遗文化长流不息
    冬至日,在山东东阿县古城一场还原古礼的祭古阿井取水炼胶仪式,唤起了人们对冬至文化的遥远回忆。 梁犇 摄

  中新网山东东阿12月23日电 (李欣 赵晓)“戊戌年冬至日夜……”古老的更声,提醒又是一年岁寒。在山东东阿古城一场还原古礼的祭古阿井取水炼胶仪式,唤起了人们对冬至文化的遥远回忆。

冬至阿胶开炼仪式在东阿县贡胶馆举行。 梁犇 摄
冬至阿胶开炼仪式在东阿县贡胶馆举行。 梁犇 摄

  位于山东聊城市辖东阿县古城中的古阿井,是传说中“中国四大宝井”之一,相传为上古神农氏发掘。因受到唐太祖李世民御封,古阿井自唐代以来只有每年冬至日开封取水时能同世人见面一次。按照中医理论,冬至日至阴阿井水能够炼出上好的阿胶,冬至夜取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重要仪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带领徒弟共同祭古井,开井取水炼胶。 梁犇 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带领徒弟共同祭古井,开井取水炼胶。 梁犇 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是北半球气候和季节逆转的关键节点,中国古代素有“冬至如年”的说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介绍说,冬至取阿井水炼胶这种仪式,是已有千年历史的一种文化传统。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从传说中的“中国四大宝井”之一的古阿井中汲水。 梁犇 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从传说中的“中国四大宝井”之一的古阿井中汲水。 梁犇 摄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王琦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大自然季节、气候等现象的变化划分,是人们依据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影响着社会的生产生活。冬至日阴盛至极,阳气初生,负阴抱阳,在此时举行别开生面的取水炼胶仪式不是人为随意设定,而是遵循自然科学和阴阳转换规律,具有特殊的意义。

古阿井自唐代以来只有每年冬至日开封取水时能同世人见面一次。按照中医理论,冬至日至阴阿井水能够炼出上好的阿胶,冬至夜取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重要仪式。 梁犇 摄
古阿井自唐代以来只有每年冬至日开封取水时能同世人见面一次。按照中医理论,冬至日至阴阿井水能够炼出上好的阿胶,冬至夜取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重要仪式。 梁犇 摄

  “连续12年坚持在冬至举行取水炼胶仪式是依据中华传统文化的礼制,遵循民俗时令的讲究,以此传承道地的中医药文化,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玉峰说,仪式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可或缺的氛围条件,科技发达和经济腾飞并不能替代亲近传统文化,用身临其境的仪式触摸文化根脉非常必要。遵循古法冬至取水炼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炼制道地正宗的东阿阿胶,更在于能够通过这种流传千年的古礼,让当代人切身感受数千年中医文明的伟大。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瑰宝。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证明了世界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认可。秦玉峰透露,东阿阿胶近年来一直坚持利用当代生物医药科技,不断提高科技研发和生产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投入,深入研究阿胶的药用价值、产品现代化和工艺创新,重点挖掘阿胶药用价值,努力促进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是北半球气候和季节逆转的关键节点,中国古代素有“冬至如年”的说法。燃桑木火,取古阿井水……冬至取阿井水炼胶这种仪式,是已有千年历史的一种文化传统。 梁犇 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是北半球气候和季节逆转的关键节点,中国古代素有“冬至如年”的说法。燃桑木火,取古阿井水……冬至取阿井水炼胶这种仪式,是已有千年历史的一种文化传统。 梁犇 摄

  “在中华传统医药备受质疑的日子,仍有很多人力挺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神奇技艺。中医药需要大家的呵护、珍爱与守望。”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秦玉峰期待更多人能够发现中医药的价值,找到中医药的未来,看到中医药的希望,打破窠臼,扫除迷思。中医药行业要借助现代科技,加速探索与研究老祖宗传下来的国宝,用更规范的现代科技语言,准确解读那些流传千年的遗产内在科学原理,让中医药拥有更科学、更现代的未来,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完)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