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们的星球》:最好的共情

2019年04月22日 14:37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 

  《我们的星球》:最好的共情

王文珏

  对于全球纪录片爱好者来说,BBC打造属于必看级。小到《地中海美食之旅》,大到《地球脉动》,从艺术类的《意大利花园》,到科学类《霍金的宇宙》,它在各个范畴回答着人们对于过去和未来的疑问,又抛出对更多问题的开启,在黑洞般的沉思里,留下探寻的光亮。

  冷静,又不失趣味和情感,富于美又发轫哲思的纪录片,是影像世界的清流。最新巨制《我们的星球》一经推出,便冲上全球各大点评网站的巅峰。

  “一万年前人类开始建立定居点时,我们周围的世界满是生命。这个繁荣稳定的伊甸园培育了人类世世代代的文明。然而,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过去50年里,野生动物数量平均下降了60%。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自然的稳定不再是理所当然。”93岁的老爵士、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在每部分开头都念出这段开场白。

  “自然的稳定性”,是全片题眼。《我们的星球》分为八个系列,选择地球残存的原始生态系统,从沙漠到南北极,从雨林到大草原,上山下海,观云追风,带领人们去那些看不到、体会不到的地方。生态各环之间精妙又脆弱的链接,就这样一幕幕由动物、植物甚至细菌,展现在眼前。

  最好的纪录片,特别会选择故事。第二集,海冰生态系统中,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果在这里影响最巨。越来越稀薄的浮冰直接导致大量生物彻底失去了它们的生活。海象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冰面,只能爬到距离捕食区最近的小岛上。寸土寸金的窄小地面,竟然挤下了十万头海象!万千肉身挨挨擦擦,这镜头如此震撼,仿佛看到海象惊恐的末日心情。在这里,每移动一步都是同类,挤压、踩踏随时要了它们的命,母亲不能保护幼崽,挤在中心区的根本无法觅食。有些海象历尽千辛万苦,爬上了小岛的悬崖,大海就在下面,视力极差的它们以为下去就能回到海的怀抱,一只只从80多米高处坠落……镜头就这样一路跟随,看着它们厚重的身躯不断砸在岩石上。海滩上,一具具海象尸体被白色的浪花轻轻洗刷。一种巨大的凄怆忽然攥住了人们的心灵。

  所有的生态系列,都是没有人烟的,而人的身影无处不在。气候变化的前沿是动植物,人类行为的恶果,都被它们一一买单。一幕幕痛苦的挣扎、消亡,泯灭着存在于大地海洋的生命,也深深摇撼着每一个观看者的心灵。全片静静展示着万物之间神秘而深邃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再是哲学中的蝴蝶翅膀,而是通过一个个生物链去拆解自然的严密,以及这种闭环的脆弱。人们会忽然发现,在最复杂玲珑的结构里,我们对地球的认知实际上单薄又自以为是。

  纪录片为普通人的视野,解决了一个“我到”的问题。如是我闻,如是我观,那些人们无法观摩的浩瀚与渺小,那些分分钟与我们同在,却无法感知的时空与命运,都一一展现眼前。我在,我到,我看见,BBC的镜头雄浑壮阔,散发着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却把命运的残酷逻辑清晰摆列。对纪录片来说,没有这种浩瀚与悲伤同在的镜头语言,人们的感受会大打折扣。

  每一帧画面,每一组震撼的故事,都像一个不停摇动人类双肩的呼唤者。在这些讲述面前,“气候变暖是个谣言”的说辞促狭自现。全片记录的是自然,却越发让我们体会生而为人的沉甸,它用最好的共情,呼唤对“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更透彻的理解。

【编辑:左盛丹】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