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福建唯一纯石筑土楼:“回”字石楼将再现风采

2019年07月07日 13: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福建唯一纯石筑土楼:“回”字石楼将再现风采
    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霜洗礼,黄素石楼仍坚固挺立。 陈龙山 摄

  中新网泉港7月7日电 (陈龙山 林晓蓉)在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一座雄伟奇特的黄素石楼曾吸引众多海内外旅游者慕名前来。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霜洗礼,残破不堪的石楼将于近日启动修缮工程,再现昔日的风采。

  据悉,黄素石楼建于1741年,系黄素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其楼高9.4米,长、宽各20.8米,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是福建省唯一一座纯粹的石筑土楼,该楼也被称为“土楼”“定楼”。

石楼三楼四角设有出跳的哨楼,防卫措施齐全。 陈龙山 摄
石楼三楼四角设有出跳的哨楼,防卫措施齐全。 陈龙山 摄

  伴随着锁被打开的声响,厚重的木门被缓缓推开,前黄镇前黄村村主任、黄素石楼第33代后人黄实卿一边引路,一边将石楼的历史娓娓道来。

  站在石楼内部的正中央,记者环顾四周发现,楼房的土木建筑结构已被破坏,屋顶也全部坍塌,但是主体墙体仍坚固挺立,墙体长出绿植,楼内留有断墙残垣,依稀可见当时的盛况。仔细观察发现,楼内仅设有一拱形石大门,第三层开窗,四角设有出跳的哨楼。

楼内留有断墙残垣,依稀可见当时的盛况。 陈龙山 摄
楼内留有断墙残垣,依稀可见当时的盛况。 陈龙山 摄

  “这一设计风格主要是为了加强防御能力,一至二楼墙体留有隐蔽射击口,三楼还设有跑马道方便巡逻,四个哨楼可进行全角度的观察。”黄实卿介绍说,黄素石楼还设置三重大门防护,屋内的水井能够满足灭火和生活用水,其防卫措施齐全令人称奇。

  沿着屋内的阶梯,顺着墙体走到大楼二层的位置,即可俯视各个房间。黄实卿指着一堵墙介绍说,楼内隔墙是用红糖、糯米和红土等材料混合而成,经过层层夯实,至今仍十分坚固,三楼的外墙经过糯米糖水灰粉刷,为“土楼”的称呼由来增添些许神秘色彩。

楼内隔墙是用红糖、糯米和红土等材料制成,十分坚固。 陈龙山 摄
楼内隔墙是用红糖、糯米和红土等材料制成,十分坚固。 陈龙山 摄

  漫步石楼四周的厢房,其建筑极具传统闽南古建筑特色,燕尾脊、红瓦屋檐下雕塑了山水人物、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等,造型栩栩如生。大门两旁镶嵌有“麒麟呈祥”“花鸟闹春”等精美图案。

  “石楼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如今石楼的后人遍及海内外,这栋楼成为大家共同的‘家园’。”黄实卿介绍说,石楼内构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整个建筑群形成了“回”字,有“怀念家的意味”。

石楼和厢房形成了“回”字建筑群,主体建筑将修缮。 陈龙山 摄
石楼和厢房形成了“回”字建筑群,主体建筑将修缮。 陈龙山 摄

  由于修缮保护条件受限,黄素石楼主楼内部结构在近现代屡遭毁坏。1996年,当地村民们自发组织成立文物保护管理组,对石楼进行就地保护。2005年5月,黄素石楼被认定为福建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岁的黄素石楼后人黄继明和部分老人仍居住在石楼厢房内。他回忆说,小时候石楼和厢房都住满了人,十分热闹,小孩子们都会在石楼内玩耍,如今却热闹不再。

  “近年来,石楼虽然无法居住了,但是当地部门和村民积极围绕石楼,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引进南音、北管、木偶戏等展演,为石楼注入新的生命力。”黄实卿如是说。

  令当地民众欣慰的是,石楼目前已在申报修缮保护。前黄镇科技副镇长庄燕红表示,石楼主体楼修缮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石楼建筑结构和楼内36个房间等,再现石楼风采。

  同时,黄素石楼综合保护工程还将通过环境整治、景观修缮、布置传统文化展厅等多种方式,提升文化古迹形象,为石楼注入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完)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