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非遗传人:要让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2019年09月27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非遗传人:要让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传人正在讲解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李双南)“今天带大家体验的是老北京的传统吉祥物——兔儿爷,兔儿爷的意思是保平安,送幸福。百姓为了尊敬他,纪念他,做成了兔将军的形象。”泥人张非遗讲师详细讲解兔儿爷的来历。参与者兴致勃勃,对这些憨态可掬,形制可爱、色彩明丽的小玩意儿爱不释手,未等老师仔细讲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这个场景发生在胡同院落里举办的一场非遗体验活动上。

  9月26日至28日,2019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什刹海分会场大美非遗造物节系列活动在京举办。今年大美非遗造物节的体验项目包括兔儿爷彩绘、堂前燕毽子、鬃人、花灯、花馍、绒布唐、脸谱、翻花、绢人共9项内容,邀请9位非遗传承人,向大众零距离传播非遗文化,带领参与者体验技艺创作,感受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的魅力。

参与者体验非遗制作
参与者体验非遗制作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翻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玉平一边忙着传授市民纸翻花诀窍,一边告诉记者:“没想到现场来了这么多人,老中青都有。要让非遗融入老城生活,让这些老技艺在大家身边发挥作用,融入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非遗之美。”

  “堂前燕”毽子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殷文则对记者表示,从小跟随姥姥学习了鸡毛毽、鸡翎儿毽和鹅毛毽子的传统制作技艺,因为过去玩具很少,鸡毛毽就是孩子们最好的玩具。“后来有一段时间不兴这个了,‘堂前燕’毽子制作技艺濒临失传。近年来,非遗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制作的毽子也越来越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这也许就是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真谛。”

  参与绢人技艺体验的居民王秋萍女士告诉记者,她报名参加了好几场非遗活动。“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能体验静心的愉悦,另一方面也对非遗技艺和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匠心精神也有更好的领悟。”

  据活动主办方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举办大美非遗造物节旨在让设计力量参与传统美学的挖掘,融合“接地气”的传统工艺与“高大上”的艺术设计,让传统技艺回归现代生活。2019什刹海设计周继续保留“非遗设计”板块,旨在通过非遗系列活动充分助力非遗创新设计与新兴文化业态,令非遗更加便利地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

【编辑:李玉素】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