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选择

2008年11月25日 14:15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表评论

  那个年代 那些照片

  今天的人们也许并不熟悉沙飞的名字,但是,所有在过去50年中受过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人,都无不熟悉他镜头所描述的那几个形象。

  那张须眉硬朗的鲁迅手持烟卷的侧身影像,早已成为永不屈服的战斗者的经典之作,也是诠释毛泽东的“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评价的最佳影像;那个模范病室中白求恩大夫全神贯注做手术的瞬间,完美地赋予了这个国际主义战士永恒的意义;而那张聂荣臻和日本小女孩的照片,在几代人中间,早已经超越了图片的意义,具有了重要的历史和外交价值。

  这些冲击力极强的影像,正是六七十年前的沙飞,轻轻按下手中的快门,定格出来的一个时代记忆。

  至于沙飞拍摄的抗战题材———《战斗在古长城》,更是因为印在邮票上发行而广为流传。其构图以指挥员与机枪手为中心,背景是绵延的古长城和起伏的山峦,带有“宏大叙事”的抒情诗般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伟大象征。

  六七十年后的今天,当那个激情与苦难交织的岁月渐趋远去,当整个社会恢复到正常审美和自由思想的状态时,人们开始以一个远观者和局外人的冷静来反思那个年代。重新审视沙飞的这些作品,人们有了新的发现:沙飞抗战题材的作品,存在大量的“摆拍”嫌疑,在成功完成这个伟大、壮美、崇高命题时,这些作品明显有着“构造观念、凸显意识形态”的特点。

  学界说,“显而易见,他很可能是处于自觉地遵照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来架构其画面形象。由沙飞起决定性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解放区摄影’模式最后演化为‘新华体摄影’程式,其针对正面历史形象所采用的‘宏大叙事’话语方式,具有非常强势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

  远隔了几十年的岁月,人们轻松地走出了怀旧者沉重而浪漫的记忆隧道,拿出勇气抹掉“伟大”和“崇高”头上灿烂的光芒,重新将沙飞的作品拿到太阳底下晾晒。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和当代人价值观念的映射,摄影作品,作为一个社会的摹本,同样构成了解读历史图像的脉络。沙飞以自己的作品,讲述了国难当头之下,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故事。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选择虽然是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

  从自由知识分子到革命摄影家

  沙飞生于近代中国最早对外交流的桥头堡广州,摄影术最先从这里传入并传播开来。上世纪30年代,家庭富足、薪水丰裕的知识分子沙飞,因新婚蜜月拍照与摄影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个艺术气质的青年居然为此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温暖的家庭,只身跑到上海,拿起相机,投身到中国左翼文化的洪流中。

  1937年,满腔救国热情的沙飞抛出了《摄影与救亡》的宣言,之后他便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战前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手拿枪,一手持相机,开辟了用摄影手段,融合艺术实践、改造社会与革命战争为一体的道路。

  8年间,沙飞亲历战争的残酷,悲愤于倒在血泊之中的战友,身兼摄影记者和战士双重身份,践行和升华着以摄影救亡图存的使命。

  但是,在惨淡的血色中,知识分子沙飞的目光却流露出更多的温情和悲悯,他以史诗般的镜头语言改写了呆板的战争叙述,他摄下百姓悲凄面庞下不屈服的坚韧表情,他记录军人破棉袄中包裹的坚毅硬朗躯体,他将战火纷飞中聂荣臻义送日本小女孩的镜头定格成历史。对于国际战士白求恩,沙飞镜头下的表情和动作更加生动,镜头展现了白求恩从手术台的专注到日光浴下愉快的笑容,沙飞用镜头展示着他的大爱和激情。从普通人物的生活场景打捞残酷岁月的底片,他把照片提炼升华成一面革命队伍的旗帜,使之与战争时代的波澜壮阔连成一片,气韵生动,流光溢彩。

  艺术家的气质赋予了他辉煌的成就,同时也塑造了他悲剧的结局。沙飞刻意追求完美的性格,最终导致他在1950年开枪打死了为他治病的日本医生,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处其死刑,被枪决,终年38岁。

  “中国的卡帕”为时代立传

  当我们确认沙飞是中国摄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并把许多美誉加诸其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有两个伟大而纯粹的人,曾被沙飞当作终生的精神导师;而沙飞也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将他们的面容永远镌刻在人类的史册上。

  鲁迅和白求恩———一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一个文豪,一个世界著名外科医生;一个为沙飞终生敬仰,却仅来得及和他说几句话;一个视沙飞为同志加兄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心爱的“莱丁那”相机赠给了他。

  从沙飞的《自述》中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曾在他濒临绝望的时候拯救了他。当时沙飞正遭到生活的极大压迫,为此“动摇、痛哭甚至企图自杀过”,但他随即记起了鲁迅的一句话:“能生,能爱,才能文。”以及托尔斯泰的名言:“不要让现实的大海把你毁灭。”后来,沙飞更是把留有导师最后面容的底片用小铁盒贴胸紧藏,至死也没有稍离片刻。

  如果说,鲁迅是给了沙飞榜样的力量,时刻激励着他“与黑暗的旧势力奋战到底”的话,那么,白求恩给予沙飞的,则更多的是精神和艺术的启发。在为白求恩拍照的日子里,沙飞不仅感受到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就是一个纯粹而高尚的人,而且为其艺术见解所深深折服。他的那些传世杰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应该感谢沙飞,因为他就是“中国的卡帕”,正是因为他非凡的“观照”,我们整个民族才获得了对那个特定时代的记忆,他的影像是近一个世纪中国人视觉记忆的重要凭证。沙飞以其高度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富于探索精神的摄影创作,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影像资源。沙飞利用摄影语言关注社会和人类自身命运的精神,成为激励后人从事这一事业的原动力。

  (本报记者:吴艳霞)

  链接:关于沙飞

  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12年5月5日生于广州一个药商家里。幼年就读于广州,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

  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战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并赴八路军115师采访刚刚结束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1950年3月因患“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石家庄和平医院枪杀为其治病的日本医生,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处其死刑,被枪决,终年38岁。

编辑:张中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