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冰川博物馆新馆明年3月重新开张 将整体保护擦痕

2008年12月04日 08: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历时一年,国内唯一建在冰川遗迹上的博物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新馆目前已经完工。馆长庞献辉表示,新冰川博物馆明年3月开放,面积增加近5倍的新馆不仅对原来露天存放的冰川擦痕和冰溜面实现了整体保护,而且还原了第四纪冰期的原貌,“请”回了猛犸象、披毛犀等冰期动物。

  建筑的一侧是规整的深灰色墙面,另一侧是沿山体扎入地下的银白色金属钢架,两者中间由一面玻璃幕墙连接,这就是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新建的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远远看去,依山而建的新馆就像一块与山体相连的岩石。目前,新馆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据庞馆长介绍,与建于1987年的老冰川博物馆相比,原址修建的新馆面积增加近5倍,按游览顺序分成展览区、遗迹保护区和室外地博园3个展区。“游客进入馆内首先从了解第四纪冰期开始。”庞馆长说,3000平方米的展览区分楼上楼下两层,主要通过照片、实物复原和化石标本来揭开距今200万年前那段对于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冰期面貌。

  新冰川博物馆最有特色的展区是遗迹保护区。记者在此看到,这个占地1400平方米的展区其实就是翠微山的一部分,只不过包括有冰川擦痕和冰溜面的山体被整体“笼罩”在一间金属钢架结构的建筑里。“从山地、植被到冰川擦痕都是原生态的。”庞馆长说,为了保护散落在山上的3块第四纪冰期冰川擦痕和顶部一片保存完好的冰溜面。该展区特意修建一条长60米,距离地面高约30厘米的木头栈道,栈道将曲折环绕在冰川擦痕和冰溜面四周,既满足游客近距离观赏,又能有效防止游客直接触摸。

  参观完冰川擦痕,游客还可以到室外的地博园看看北京西山地区的岩石结构。庞馆长说,为了增强冰川博物馆的科普意义,新馆特意辟出山后3000平方米的地方,用来展示花岗岩、石灰岩等在北京西山地区分布的岩层断面。有条件的话还将引种第四纪冰期植物杜仲,为冰川博物馆创造更逼真的室内室外环境。

  揭秘

  永定河引水渠绕馆而行

  在冰川博物馆前,记者发现永定河引水渠呈“U”型绕行。庞馆长说,1952年水利部在翠微山勘探永定河引水渠时,工程师李捷发现散落在山间的冰川擦痕,他立刻向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汇报,经过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鉴定,确认3块“岩石”为第四纪冰川遗迹擦痕。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冰川遗迹,永定河引水渠多“走”了近1公里。否则珍贵的冰川擦痕很可能就消失在引水渠的施工中。

  说起冰川擦痕的意义,庞馆长表示,西方的一些地质学家曾质疑中国除西部和西北部高山地区外,东部地区没有真正经历第四纪冰期。而在北京西部的翠微山、隆恩寺、八大处等地发现的冰川遗迹证实了我国东部地区也曾出现冰期时代。

  冰川擦痕将脱玻璃外衣

  记者昨天在遗迹保护区看到,为了避免施工中破坏冰川遗迹,3块“岩石”状冰川擦痕都被绿色的围挡保护起来,无法一睹其尊荣。其中离地面最近的一块冰川擦痕还多穿着一件落满灰尘的玻璃“外套”。庞馆长解释说,玻璃外罩防止原先暴露在室外的冰川擦痕遭受酸雨和风化的危害。据悉,这些“岩石”近10年遭受酸雨的腐蚀非常严重,以前“岩石”表面布满冰川缓慢移动时留下的“钉头鼠尾”状擦痕;现在,擦痕的面积最多只剩下三分之一。

  “饱受酸雨侵蚀,风化最严重的一块冰川擦痕加上玻璃外罩后,对保护冰川擦痕起到很大的作用。”庞馆长说,随着首钢停产,酸雨对冰川擦痕的影响已经很小。而新的冰川博物馆在原来的山体上又加盖金属支架的建筑,可以整体保护冰川擦痕和冰溜面免受风化侵害,因此盖在冰川擦痕上的玻璃外罩已经失去任何保护作用,可以拆除。(李天际)

编辑:宋方灿】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