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长江中游古城集体消失之谜:气候变迁 沧海变桑田

2008年12月09日 18:08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表评论



图为:早期城市的城垣令现代人惊叹

  至本月上旬,长江中游已先后发现16座新石器时代的城址,这些早期城市全都在距今5000年左右兴起,又在距今约4300年左右消失。古城的集体消失,是一个历史之谜。

  早期城市令现代人惊叹

  12月上旬,当黄陂张西湾城址结束发掘工作时,人们不禁为那厚厚的城垣而诧异。 城垣宽度30余米,就连万里长城也不过是其宽度的三分之一。不足10万平方米的小城,修筑这么厚的城垣究竟是为了什么?

  今年6月,在距该城不过10公里的孝感市郊叶家庙,也发掘出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垣和壕沟最宽处竟有50余米。

  类似张西湾城址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长江中游地区已先后发现16座之多。 考古学上已将江汉平原类似城址命名为“石家河文化”。

  宽阔城墙是为防御洪水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徐少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红星等专家,通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古气候的变迁对早期城市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新世中期(距今6000年—5000年左右),长江中游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约15℃,雨量充沛。那时候江湖都没有人工堤防,必然洪水泛滥,长江中游在全新世早中期曾发生四次大规模的洪水。江汉平原在同一时期兴起城市群,厚厚的城垣,就是那时的堤防。

  气候变迁让沧海变桑田

  到全新世晚期(距离4000年左右),长江中游的气候开始出现由热到冷、由湿到干的转变。“如果气候没有变化,我们这里现在应该还有犀牛、老虎。”华中科技大学古建筑学者张良皋教授这样说。

  湖泊干涸了,土地露出水面,人们便到地势更低的水边去开荒种地,早期城市渐渐消失了。徐少华教授说:“人类社会的早期,说穿了就是环境决定论。”即使在今天,环境对城市的影响也绝对不可忽视。

  本报记者 蒋绶

编辑:张中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