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唤起民众保护意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唤起民众保护意识
2009年01月20日 0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民国建筑。赵晓霞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春节临近,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队员为按时完成他们简称为“三普”的工作进度,仍身在各地一线,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覆盖每一个行政村”

  “对于文物系统来说,要说清我们国家的文物家底,是一个基本职责。但在这问题上我们一直很尴尬。我们现在所用的数字是第二次文物普查的结果。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数量究竟有多少?”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进步,让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80年代有了很大不同,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比如20世纪文化遗产、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水下文化遗产等。随着新概念的使用,文化遗产的统计又会有哪些变化?我们也有很大的期待。”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谈到为什么要力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做了如上表示。很多文物工作者也和单霁翔有着一样的“期待”。

  -变“幸存”为“保存”

  在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西石塘街张百步弄内,一处民宅高高的院墙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拆”字,十分醒目。离宅子不远,是一座高过它的彩色现代小楼。两幢建筑年代有别,既辉映着,也对照着。“这个拆字已经写了有几年了。”主人说。

  说起这个房子,主人带着些骄傲,“房子用的水泥都是进口的,特别好,而且院子里的排水道也是很好的。”随行的文物普查队员进一步解释说:“宅子是民国建筑,宅子的主人曾是米店业主,院墙高8米,东墙外壁刻有砖窑生产记号。地面浇‘斯门汀’水泥。是塘栖镇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工艺最精的一处中西合璧式楼宅……”

  据介绍,该处民宅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已进行了登记。“和地方政府已经讲过,应该不会拆了。”余杭区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这所宅子的命运。

  从列入被拆房屋,到作为新发现的文物登记在册,这变化来自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范围的调整。比起1956年和1981年开展的两次全国文物普查,“此次普查在地域上,不仅有地上、地下,还包括内河和领海的水下不可移动文物;在类别上,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文化线路等过去被忽略的项目都在普查之列。”单霁翔说。

  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3240处,其中新发现130465处,复查82775处。一些省区市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等新类型文化遗产调查取得进展。

  而在目前文物普查的新发现里,“新类型的文物占绝大多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刘小和说:“比如古建筑类别里面的宅第民居、池塘井泉等,传统文物观念并不将之列入保护范围,但这次成为普查的重点之一。”

  安徽的古民居保护即是例证,现行的《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是“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祠堂、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民用建筑物”,而随着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建造于1911年之后的古民居也被评定为文物点。

  “其实有些历史上的遗留是幸运地被留到今天才成为遗产。这次普查是希望提前把有时代代表性的文物留下,变‘幸存’为‘保存’。”刘小和说。

  -唤起民众保护意识

  绿树、石马、小二楼别墅群……年近八十的奚文斌教授对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1955年,这里还叫浙江农学院,那年,从该学院农学系毕业的奚文斌留校任教,“一晃就快60年了。”后来,这里改叫浙江农业大学,现在的称谓则是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奚文斌见证了这些变化。

  随着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逐步开展,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作为一个点,开始被纳入普查范围,退休多年的奚文斌也有了新身份——文物普查专家型志愿者。

  据介绍,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现存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建筑26幢,形成了围绕华家池分布的保存较完整、功能明确、分布合理的近现代建筑群,反映了中国大学的教学建筑风格的演进,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

  在奚文斌骑的自行车车筐里,一个蓝色的环保布袋装满了他收集的有关华家池校区的各种资料。“华家池校区历史建筑群调查”表格是他作为志愿者工作的成果,通过这张手写的表格,可看出校区内逾30处建筑的名称、结构、面积、建造年代、现用途、特色等。

  “有关这个小区的资料,能收的都收了。”奚文斌说。而这个表格的背后是众多学校变化见证者的参与:“专家们都愿意写,有20多位写了自己熟悉的校区情况。”

  奚文斌说得不假。“现在最能体现浙大悠久历史的就是华家池校区了,如果毁了华家池校区,就断了浙大的文脉……”一位老专家的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而那些写在各种颜色、各种式样纸张上的文章——《华家池与潮水有关的几件事》、《浙大植物园》、《中心广场石马的故事》等,拼成了一个行走在历史和现在之间的华家池校区。

  像奚文斌和老专家们一样的志愿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为数不少,“光靠我们普查队员的两条腿是不行的,全靠当地老百姓的支持,提供线索、带路等。”记者遇到的每位“三普”队员都这样说。

  正是这些志愿者们,使得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慢慢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期望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只是文物系统的一次行动,也期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能深入人心,同时唤起更多民众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这是单霁翔针对媒体所问的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期望,做出的回答。

  奚文斌们正使单霁翔所说的被视为共识的目标,离现实越来越近。

  -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普查目前正处于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阶段。但普查进行到现在,“登录过的文物点,回头再去看,发现被破坏了或者没了。这种情况不敢保证没有。”普查队员对遇到的难题有些无奈。

  单霁翔也表示,普查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新发现的文物点如何迅速纳入保护体系,确保普查最终数据的有效性。此次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要持续近5年时间。他说,如果出现“前脚发现,后脚破坏”的被动局面,普查结束时公布的新发现文物,相当一部分就可能已经成为“消失文物”了,不仅无法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也违背了开展文物普查的初衷。

  针对此,一般的方法是按正常程序,根据文物点的价值,逐级申报争取成为文保单位。比如安徽怀宁县,在田野普查过程中,于2008年8月份申报了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后,不及时保护等于没有发现。”当地的普查队员说。

  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在探索有效的保护方法。浙江省长兴县的做法是在文物普查开始后,对原有的业余文保员进行了一次排查,根据实际情况局部进行了调整与充实。“成效还不错,有的业余文保员不但在其辖区内调查时为我们带路,而且主动认领了其辖区内新发现文物的日常督查工作”。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队队长梁奕建说:“文物普查应该与建立文物保护长效机制相结合。文物保护,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我们已强调让各级政府及时记录和公布新发现的文物点。但客观来讲,这么多文物要同时保护确实有困难,我们只能是下最大力气保护,让它们消失的速度慢下来。”刘小和说,“好在现在官员们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地方上都开始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这个时候进行‘三普’,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记者 赵晓霞

【编辑:张中江
    更多文化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