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早就发现《静夜思》错误 被明朝人忽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内媒体早就发现《静夜思》错误 被明朝人忽悠
2009年02月04日 17:37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新研究:我们被明代人“忽悠”了;今后背唐诗:您教孩子哪个“版本”?

  让刚会背诗的小孩子背首唐诗,脱口而出的多半会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就是这首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最近被专家考证出原作应该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有两个字的差别。这是记者前日赴沪采访时刚刚了解到的。

  在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等最新面世的著作《中国文学史新著》中,有确凿的考证指出那个人人熟知的版本并非李白原诗,而是被明代后期人所改。此信息公开后,有专家佐证指出,明代人改诗的行为在“唐诗三百首”还不止体现一处。还有专家指出,这诗用了两个“明”字,重复了“明月”一词,明朝人改的“痕迹”确实比较明显。

  《静夜思》在目前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中就有。记者昨天询问了市区一些小学语文老师,他们都表示,讲课时,应该让学生们知道改前改后的《静夜思》;但学生们做功课、考试时的标准,还是要根据教材来。像北海小学的劳老师就提到:“让学生知道这首诗变化的过程很重要,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哪个更好。”

  记者昨天还请教了我市几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他们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如果有争议,还是要按照教材来,毕竟学生要考试;但如果是“硬伤”,那就迟早该修改的,但往往会有一个“滞后效应”。像这次李白的诗,今后至少应该把它的来历讲清楚,让学生知道有原作。一位教师还向记者提到了因“硬伤”修改教材的一个实例:当年一篇《触詟说赵太后》(因毛泽东主席曾提到过,影响也比较大),被专家考证出系古人竖写文字时容易误把“龙”和“言”合为“詟”字所致,所以后来教材改为《触龙言说赵太后》。

  越城区文教局教育科的金科长告诉记者,对于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知识,我们原则上不主张“进课堂”;但这不是说老师教的时候不能提到,只是要讲清楚来龙去脉,毕竟我们关键要培养学生学知识的能力,不能死读书。至于教材则是统一指定且相对稳定的,有错误也难免。科学的东西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像去年“‘九大行星’成历史”的事就很典型。 (2007-12-01)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