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文化包工头”折射舞台艺术人才紧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代表委员:“文化包工头”折射舞台艺术人才紧缺
2009年03月09日 14: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人说京剧节上一个导演导了十几台戏,这不能怪导演,而恰恰说明我国现在戏曲人才缺失已经达到严重程度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说。

  对于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文化包工头”现象,一些来自地方院团和艺术院校的代表委员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认为,人才缺失是这一不正常现象的根源,也折射出我国长期以来在舞台艺术人才的培育、使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原创型人才缺乏

  “现在舞台剧的创作集中在几个人身上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使得审美雷同化,降低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导演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长期的打磨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来自他们的原创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她认为,原创性是一种文化的特色得以保持的根本动力,而目前舞台艺术原创能力的不足在音乐和剧本创作方面也比较明显。“就戏曲而言,每个剧种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唱腔和音乐,但是现在能够将这种地方特色传达出来的优秀作曲家太少了,这不是在学校学一学谱曲就能够做到的。”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团长刘秀荣也认为,目前的舞台艺术人才总量不少,但是顶尖的人才比较少,尤其是一线的创作人才、原创型人才。

  “人才的缺乏使得剧团也受困于此,因为一个导演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舞台艺术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以前有一种论调,认为导演可以请,可以互换,院团不需要培养自己的导演。但实际上院团有自己的‘当家导演’,才可能逐步建立自己的风格。”茅善玉说。

  传统艺术人才培养面临尴尬

  “传统文化创作者付出与待遇长期不成正比,地位低下,使得戏曲创作人才大量流失,转向影视创作等方面。目前传统艺术的人才培养也面临严重问题,艺术院校招生火爆,但是戏曲学校却门庭冷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说。

  茅善玉认为,人才的缺乏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究竟是学校培养的问题,还是人才使用机制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链条中的一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存在断层,现在想回头捡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她举例说,“我身边有一些从小生活在国外的孩子,他们回到中国后非常渴望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相反,倒是国内的孩子对自己身边的传统视而不见。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在整个社会氛围的导向下形成的。家长和孩子都要面对升学压力,到什么年龄该考中学、考大学了,到什么年龄该学一学小提琴、钢琴了,都已经成为定式。”

  委员们认为,目前大部分院团的生存状况比较艰难,在创作演出上有追求短期效应的趋势,大家的想法都很现实,好不容易拿到了本子和资金,总想找可靠的人来做,这样年轻人的锻炼机会就少了。

  院校培育与院团实践挂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认为,当前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其能力不能很快得到艺术院团的认可,或者与艺术院团的要求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加强实践课和训练,能够跟舞台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学校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适应院团要求,早些得到认可,从根本上遏制“文化包工头”的现象。

  “都说过去的科班制是落后的制度,但是其中也有它的道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谭孝曾说,戏曲的技艺培养是渗透在一部一部的戏里面的,是细致入微的,细致到无法用文字表达,入微到无法提炼成元素。现在的戏曲院校搞大面积的培养,文化政治课多,专业课教得少,学生真正能得到的经验太少。

  据韩再芬介绍,2006年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与安庆师范学院合作,办起了首家黄梅剧艺术本科学院,目前招生情况还不错。学生除在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培养外,还有机会在剧院里实习、实训,毕业后择优招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院团共同培育的模式,有助于使学生们真正地在实践和磨练中成长为高素质的戏曲人才,也为院团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作者:翟群 刘修兵 焦雯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