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们的节日需要举世掺和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我们的节日需要举世掺和吗
2009年04月02日 15:19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们的节日需要举世掺和吗

  应 献

  如今大开放,文化当然不会也不可能封闭,有的人以“进口”为荣,有的人以“出口”为誉,当下的节日现象,最能说明这两种态度。今年春节,潘基文用中文写下祝福,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华灯,有人便欢欣鼓舞地宣称:中国的春节走向了世界。

  假若不是亲身体验,我也会因此而高兴和自豪。碰巧,春节期间,我和妻子在美国探亲,除了中文报上不时登出华人华侨联欢的消息,似乎没多少人理会这个节日,既没有举国欢庆吉祥如意的气氛,也没有鞭炮齐鸣龙灯高照的热闹。春节前,我们看了一场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的华人春节晚会,观众大多是华人,丝毫感觉不到洋人的捧场,倒是一位老者独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情真意切,使人生出无限的思乡之情。大年三十,千里之外的儿媳因为有课,也没有回家,一大早,儿子把电脑与电视联接,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才有了点过年的意思。随后,儿子请来几位同学相聚,同在异乡为异客,异国相逢格外亲,吃罢团圆饭,一起到体育馆看火箭对活塞的篮球比赛,很多华人都说是冲着姚明来的,结果姚明没上场,难免有些失望。在这里过春节,人们该干嘛干嘛,没有走亲访友、围炉夜话的甜蜜,没有开怀畅饮、辞旧迎新的欢快,没有举国欢庆的氛围,这是我所过的最冷清没有年味的年!

  近年来,国人热衷“洋节”,诸如情人节、圣诞节……不一而足,那种执著的狂热与崇尚的喧嚣,比洋人更甚。日久情深,便自作多情,以为洋人也像咱们崇拜“进口”一样钟情别人的东西,推断中国的节日已经世界大同了,殊不知,人家才没有咱们的感情丰富哩。这种“情系世界”之精神,表面上在夸耀自己,说到底,是对自己没信心,好像洋人不承认的东西就不是好东西,似乎没有走向世界的节日就称不上节日,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卑心态吗?

  节日文化是根植于民族、依赖于民族特色而存在的。节日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好比国粹京剧,洋人学得再像,也无法领略精义和内涵。节日,很大程度上又有着纪念意义,如果春节、清明、中秋都是举世“掺和”,这些节日还有本来的意义吗?况且,洋人要过这些节,先要从阴历历法学起,恐怕人家没有那份闲心。节日,失去民族这个定语,也就失去了灵魂,与民族传统、民族习惯相去甚远,也就无所谓民族特色了。某些人总是拿着“国际”的尺子,测量中国的一切,恨不得削足适履,这大概也是当今的一种文化怪现象吧?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