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公共假日尚有增加空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中国公共假日尚有增加空间
2009年04月08日 13:06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关于五一黄金周是否恢复的问题,已成为社会谈论的热门话题。公共假期设置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系统工程问题。在未来社会,人的休闲时间是社会性配置时间中比例最大的。休闲生活方式的创建和维护,是政府的重要使命。正是基于社会发展总体规律的要求,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但增设清明、端午、中秋各1天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总体上,全国公共假日计为115天。

  在制定2008年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时,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但是从文化特色来讲,任何文化都是与相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而不断演变的。中国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容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主体部分有浓郁的农耕文明特色,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无一例外。这些传统文化体现了以家庭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向心力,与现代旅游离开家庭居住地等惯常环境、远赴异国他乡游览度假的行为截然相反。因此,从文化演变和文化活力来看,现有假日制度设计呼应了传统文化的部分,却忽视了现代文化的孕育和培养。

  现代中国文化要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领不败席位,必须在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的外向型特征上,加以认真设计,占领席位、巩固阵地。其中,“五一”小长假也许就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新的文化现象。只有中国,才能在本质上建立和提高“五一”劳动节的文化符号意义。中国是个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基础上的执政党,“五一”劳动节放假2天或3天,凸显中国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特色。

  在我看来,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政府考虑的主要还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社会稳定两条主线。从经济发展来看,长假与长途旅游密不可分。从人口就业来看,假日制度与就业机会的提供,二者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是假日数量与旅游业就业量的正相关;二是假日数量与政府创造的就业机会数量的负相关。通过延长假期,可以减少人们就业需求、减少政府创造就业机会成本。政府给一个公民创造就业机会,所花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政府给你提供帮助让你免费或者受到政府补助去休闲、度假所花费的钱。

  现在的问题是,以目前的国情,全年到底应该设置多少天公共假日是最优方案?总体上看,我国假期长度正处于进一步增长的需求之中。这不仅来源于人们的休闲度假消费需求,也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释放需要。115天的总长度并未达到社会发展最优水平,预计在今后20年内,将会继续增加到120天以上,也就是还有5到10天的增长空间。因此,假期完全有继续增加的理由和必要。应统一设计全面的假日计划,包括“五一节”、一部分广泛分布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国家化问题。

  吴必虎

  (作者为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