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芜和他的朋友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舒芜和他的朋友们
2009年04月30日 15:08 来源:文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父亲舒芜和他的朋友们

  ●1979年,父亲的右派问题改正,专家身份得以恢复。各种学术会议应接不暇,我亲眼见他从阶下囚到座上客,原来,父亲能得到这样多的尊重,我没料到会有这番变化。

  1975年,父亲从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回到北京原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古典部回不去了,被分到校对科。那是心情最苦闷的一大段时期。

  这一时期,京城各干校人员陆续回京,人员中各路专家大批闲置在家,有专业而不能搞,心情烦闷,便相互拜访,享受交谈之乐。

  父亲朋友很多,其中有几位来得最勤。一位是佛学院教授、书法家愚虞,书法师弘一法师。

  愚先生比父亲年长,当年六十几岁,但身轻体健,行走如飞,常晚饭后换几次公交车前来,纵谈诗文书画,大抵兴未尽而夜已深,离末班车仅半小时才告辞。第二天晚饭后又快乐地来了,更有时,连天冒雪而来,踏雪而去,兴致日日不减,其乐无穷。

  另一位是中华书局的沈玉成,当年四十岁左右,才华横溢,是1957年有名的北大十一个助教十个打成右派中的一个。他们谈的范围更广,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文史哲。

  那时我们住在半地下室,一间从无人居住的只可堆煤的仓库式房子,有个形同监狱小窗的小窟窿窗,我们叫它黑屋。

  一年除夕,沈玉成和父亲围炉而谈,吃着瓜子花生,从傍晚直谈到夜一两点,两人谈得心花怒放,彼此神采奕奕。那是智者的神聊,文学、政治,加层层分析,且幽默风趣,令旁听者也欣喜莫名。可惜当时没有记下只言片语,殊为可惜。

  第三位是文学出版社的老同事周绍良先生,他们是几十年的交情,谈老友、同事、古诗词、《红楼梦》,共同话题极多,彼此十分默契。不过,两人都耳背,对话会有以下问题:

  “最近看见xx没有?”

  “我的牙呀,就剩两颗了。”“一顿吃两碗呀,不错不错。”“哪里,根本就听不见了。”四句话,一句也对不上。

  除了朋友,我的叔叔姑姑因为政治因素赋闲在家。他们也常来找三哥聚谈,谈当年在老家的共同生活,背诗、学叫卖声,念儿歌。更多的是忧国忧民,谈彼此知道的小道消息。兄妹加朋友。

  除了交谈,父亲整日就是读古典诗词,看清人笔记小说,抄写曾祖父的碑帖。

  这样一位以文为生的人,在当时世人眼里却只是一个摘帽右派,又土又穷、从干校回来无处可去的闲杂人员。

  有一天,姐姐的几个同学来玩,男男女女都穿着当时最流行的一身蓝衣裤,正是下午二时,父亲穿着没有罩衣的破旧的空心棉袄,伏在桌上午睡。来客立在桌边,从上往下凝视着他,他睡眼惺忪地抬起头,没有人叫他伯父,那种落魄的样子我至今难忘。

  当年我们住的黑屋父亲命名为天问楼,取屈原天问之意,它见证了我们的穷困潦倒,但黑屋也见证了粉碎“四人帮”时我们的欣喜若狂。那是我的叔叔姑姑来递的消息。姑姑激动得几乎跪倒。

  以后的日子就大为不同了,1979年,父亲的右派问题改正,专家身份得以恢复。各种学术会议应接不暇,我亲眼见他从阶下囚到座上客,原来,父亲能得到这样多的尊重(从我记事起就没得到过),我没料到会有这番变化。

  随后,父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持工农兵学员的再学习,请启功先生讲《红楼梦》,音韵学家王力讲音韵学,愚虞先生讲《佛经的翻译与文学》,还有好几位名家,集一时之盛,空前绝后。经过学习班学习的学员,日后都成为出版社的骨干。

  到了八十年代,父亲和朋友们更忙了,愚虞先生从佛学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他的老本行——因明学的研究。后来他回福建老家,以大书法家的身份出席各种社会活动,十分繁忙。沈玉成先生也调到社科院,忙于带博士生,研究生,别的朋友们均埋头在荒废多年的业务中。

  叔叔姑姑在新华社工作,也忙起来。

  政治气候一变,彼此交流消息、聊天解愁的紧迫性少了很多,著书立说成了当务之急。大家基本上只在各种学术会、讨论会上喜相逢,见面都很兴奋,

  八十年代中,我们终于从暗无天日的黑屋搬进新建的楼房。初来看房时,看着卫生间的小镜子门、雪白的抽水马桶,觉得那就是宾馆,不太相信还能住进这种房子。

  随后,黑屋连同周围成片旧房轰然倒塌,无数深夜的长谈,苍凉的吟诗声都留在那片土地上。

  住进新居半年后就开始装电话,那时能装电话的宿舍很少,我叔叔在新华社,是司局级干部,家中才有电话,一直令父亲羡慕。现在家中也安电话了,虽然是分机,已让人高兴极了。父亲和叔叔总有说不完的话,如鱼得水般你一个电话我一个电话,高兴得像个孩子。

  搬到新房远离老城区,朋友们相见难了。后来电话进一步普及,有事就打电话。苗子先生、李慎之先生一时想不起某词某句出自某典,常会打个电话来咨询,父亲总能凭记忆答复。如记忆不准,他定会放下手中的笔,到他整理得很有条理的书架前一翻,翻出要找的书,查到原文,立即回电话告知。

  在这个新居,每一个电话都信息量很大。苗子先生的电话问完某句诗词后,大都要谈一些文坛逸事,伴着这些趣闻的总是一连串诙谐的笑声。只要父亲接电话后情绪热烈,准是苗子先生的电话。

  李慎之先生声音洪亮、豪迈,兴致勃勃,偌大的房间都仿佛有震感。他除了问词句,还纵论天下大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实在令人感佩。

  自从右派问题改正,读书、写作成了父亲的主旋律,一本一本的书出来了,他的朋友们也都是如此,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的。

  回想当年,频繁地拜访,其实是个不正常现象,是呵,与其相濡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河。?

  作者:方竹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