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先生”到科学发展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从“赛先生”到科学发展观
2009年05月04日 10:2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赛先生”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已经超越了五四时期对科学的理解,而成为一个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固步自封、不断解放自身的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文/任羽中王党明

  从五四起,科学被中国人理解为一种科学精神,这就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以来中国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向。科学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和技术的体系,更是态度和办法的集合。从事实出发、讲逻辑、重经验、偏实证的科学精神日益深入人心。

  通过五四运动以及之后的多次论战,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人合一、人格化自然的思维图式开始被主客两分、人与自然的科学分类取代;大一统的前现代视角开始为注重个人和阶级作用与地位的科学眼光取代;静态的或者循环的传统观念开始被动态的和前进的科学认识取代。

  最犀利、最根本的武器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在“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下,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阻碍中国进步的旧政治、旧道德、旧文学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们通过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潮流是生气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

  尽管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曾发展出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度领先并最终惠及全世界的各种科学技术,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近代科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将“赛先生”请进中国来,而这个历史任务,是通过五四运动完成的。

  五四运动确立了“科学”在中国人话语体系中的权威地位。诚如胡适在1923年为《科学与人生观》作序时所言:“近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科学也被理解为一种救国之道。既然世界本身是以科学原则结构的,那么科学便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犀利、最根本的武器。具体到中国而言,必须在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实现彻底的变革,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包括人生问题在内的一切领域,才能达致救国之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当时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后的成果。五四运动请进了“赛先生”,这也就为先进的中国人理解、接受、信仰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打下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当然,五四运动对于科学的理解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全面否定传统的主张,本身有悖于科学精神。根据唯物史观,科学乃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的“真正的知识”,它在包括生产和交往在内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感性材料,并反作用于生产和实践成为历史的推动力量。在每一社会历史阶段,都会产生与其经济社会状况相适应的科学因素。因此,虽然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因素才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但它实际上总以某种形态存在于人类普遍史整个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完全都是封建愚昧的糟粕,如能运用科学精神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诠释,传统文化就可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另一方面,尽管五四运动开启了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但还不可能真正把科学精神与中国最深厚的社会力量紧密结合起来,不可能将科学上升成为统领整个国家建设的发展观。科学的主体是人,科学的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五四之后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得以完成的。

  共产党人的新超越

  回顾从“赛先生”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史进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她汲取了五四的营养,又超越了五四,这种继承与发展,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科学观方面。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中,实践是第一位的。

  科学不仅仅是完美的逻辑、完备的体系,更是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毛泽东说:“革命事业是不容易的,是科学,经济建设也是科学。”他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精神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实践永无止境,科学的发展也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意味着,在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的实践过程中,要看到新的变化,理解新的形势,发现新的规律;意味着具体的、新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认识。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这里,基于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科学精神才真正被用以对待中国现实问题。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体系,无不与现实紧密结合,闪烁着科学精神的光芒。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中,作为科学主体的人是根本。

  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毛泽东敏锐地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他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在科学领域,毛泽东的观点也总是以人为本的。他说:“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

  毛泽东还曾提出了“科学中央委员会”的说法,强调党的领导集体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水平。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当时党的中央委员会存在“没有多少科学家,没有多少专家”的缺点,提出了用三个五年计划使党的中央委员会中“有许多工程师,许多科学家”的设想。

  邓小平把毛泽东对于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和科学的人民群众基础的重视,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他还说:“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既要培养专门科技人才,又要提升群众科学素质,并使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在这一脉相承的科学观中,都蕴含了对人和科学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中,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

  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号召进行技术革命、发展尖端科学。同时,他的唯物主义态度也决定了,他从一个变化的发展的不断进步的视角来看待科学。在与杨振宁的一次座谈中他说:“物质也是无限可分的……如果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科学家们做什么呢?”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既是强调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也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科学。例如,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断言:“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因此,“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件关系中国未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事。”党的十七大更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谁掌握了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主动权。

  概括起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就是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要鼓励创新,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

  科学发展观

  ——共产党人成熟的标志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发展成熟的标志。

  以“科学”界定“发展”,并升华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必然蕴含着对科学的深刻理解。

  一是实践过程本身的开放性。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发展也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发展是一种变化但又不仅仅是变化,它是积极向上的变化,是好的变化。因此,那些能够带来好的变化的,就是科学的;反之则是违背科学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科学的过程性。因此,我们要从动态的、进步的角度考虑科学,要认识到,科学过程以及相应的实践过程,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已经超越了五四时期对科学的理解,而成为一个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固步自封、不断解放自身的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本身。

  二是突出人的实践主体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既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这意味着对于实践过程而言,必须把实践的主体置于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位置,一切活动,如果它是“科学”的,就必须重视“人”本身。

  科学发展观高扬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这里的人,这里的科学,因此也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

  三是对于实践关系的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们都意味着从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的今天和明天之间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最丰富的辩证思维,它意味着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以合宜的方式兼顾不同事物和事物的不同方面。这里的科学,因此也是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

  简而言之,科学发展观中内涵着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注重联系的科学观,它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它不仅坚持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向,更明确和具体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实践、注重主体、注重发展的科学观,推动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进入了新的更高阶段。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