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全面展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2009年06月11日 09:13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政府高度重视提供保障 专家殚精竭虑贡献心智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全部承修单位和主持人确定 首批成果2012年与读者见面

  记者庄建从今天举行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三次修纂工作会议上获悉:学术界期待已久、修订质量备受各界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目前已全部确定“二十四史”修订的承担单位和主持人;在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各史修订的前期工作均已准备就绪,修订工作全面展开,有序进行;预计在2012年中华书局百年局庆之际,先期出版的“前四史”将与读者见面,其他各史也将根据进展在2012年至2015年间陆续出版。

  此次,新确定承担单位和修订主持人的是“南朝五史”、《隋书》、《新五代史》、《金史》等8史。全部修订工作承担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这支队伍,代表了当前中国断代史研究和基础文献整理的前沿水平。各史主持人大都是各断代史和专书研究的权威学者,有着长期的积累和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堪称一时之选;各承担单位,也是目前各断代史研究学术力量相对集中、已有人才和成果积累相对集中的单位。能在两年的时间内,组织起这样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难能可贵。《清史稿》本身情况特殊,原先点校和此次修订方式及要求与“二十四史”略异,加之篇幅巨大,修订方案有待进一步商定。

  修订工作前期资料收集得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台湾中研院等藏书机构的倾力支持。目前,大多数修订小组已开始(或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和版本对校工作,进入点校长编和校勘记初稿的撰写。部分修订小组已经开始(或完成)样稿撰写和样稿评审,提交样稿并经专家书面评审的14史修订样稿,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对南开大学南炳文先生主持的《明史》,一位专家评审说,撰稿人搜罗史籍,不遗余力,排比考校,鉴别异同,孜孜以求,费力尤多。样稿较诸原点校本,无疑是百尺竿头,前进一大步,体现出“学如积薪,后来居上”。专家在审定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主持的《旧唐书》、《旧五代史》修订样稿时指出,不但在修订的学术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在程序规范化和点校长编、校勘记撰写的标准化方面,都堪称楷模。有专家这样评价《晋书》样稿:修订者在原校点本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有许多明显的突破。

  从会上呈送给修纂委员、部分审定委员和修订主持人的《旧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明史》样稿看,修订本在发现并解决原点校本存在的版本问题、文字讹误、标点错误,数量可观,成绩斐然。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点校本进行修订,不是简单的版本升级,而是事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事关体现21世纪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水平和特色。我们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竭尽全力做好修订工作。要很好地利用此次难得的机遇,抓紧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和造就人才,比出版成果更重要。要总结、积累点校及修订工作经验,使“修订本”成为21世纪古籍整理新的标志性出版物,成为新时代的传世之作,并具有古籍整理规范的示范性意义。

  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牧之重申,要在尊重点校前辈的成果、遵守《总则》规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吸收前人的学术成果,利用现在的条件和近年的研究成果,尽量处理好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总修纂任继愈说,修订质量和队伍培养是重中之重。尽管进展顺利,前途光明,我们还不能自满和松劲。古谚云“行百里,半九十”,更何况我们才行走了半程,任务还很繁重,只有再接再厉,这套凝结了老、新两代专家心血的修订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才能真正做到无愧于前辈、造福于后人,功德圆满。

  学术顾问冯其庸说,上世纪中期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整理出版,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深入人心,而且真正造福一代又一代的学术同仁,秉承并弘扬我国光辉灿烂的史学传统。我们今天要以科学精神、实践精神来对二十五史逐步地修订,一定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

  记者 庄建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