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相变脸的纪录片离大片还有多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争相变脸的纪录片离大片还有多远
2009年06月18日 07: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制图:杨大昕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争相变脸的纪录片离大片还有多远

  58.7%公众认为当下纪录片比以前好看了;46.2%公众认为

  只要坚持品位品格,纪录片可调动一切时尚艺术手段

  电视纪录片栏目《天下大观》今年“五一”之后新片上档,头一把火烧的就是“故事性”。从“动物大营救”、“为了生存”,到“过去的秘密”、“奇异的习俗”,在每周推出的一个系列里,把《穿在身上的鱼皮》、《四千年前的恐怖之夜》等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而不久前在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热播的大型纪录片《法门寺》,同样因为“好看”引发了荧屏前的关注热潮。有影视人说,《法门寺》是纪录片,但他更愿意把它称为电影,“故事片是演戏,《法门寺》是演历史”。

  当以真实为底线的纪录片开始津津有味地讲起了故事,当大量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被演员们在荧屏上“情景再现”,当叙事方式、节奏、画面、音乐等制作手段都被赋予了时尚色彩,纪录片离“大片”还有多远?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22132人的调查显示,超半数公众(58.7%)觉得,当下的纪录片比以前好看了。参与调查的人中,20~29岁的占61.0%,30~39岁的占21.7%;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与大专学历的分别占42.6%和25.1%。

  当下纪录片的故事性最吸引人

  悬念、细节、伏笔、铺垫、重复、冲突、高潮……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纪录片如今也开始大胆拿来、为我所用。

  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纪录片人才的迅速成长成熟,年轻人所特有的视听语言方式和思维观念,也使得以前总是正襟危坐、中规中矩的纪录片争相“变脸”,比拼着各自的想象力和亲和力。对此,不少观众和网友都有感觉:现在的纪录片好看了。

  据央视索福瑞统计,作为第一个开进央视一套“晚间电视节目黄金档”的纪录片栏目,《天下大观》开播第二周的最高收视率为2.15%。这个成绩和今年央视八套的电视剧收视冠军《宝莲灯前传》的平均收视率(2.67%)都有一拼了,这在早几年不敢想象。

  以讲故事的方式表现历史、文化、自然以及生命奥秘等领域的《天下大观》,还不惜动用“航拍”、“水下”、“红外”等种种高科技手段,完成传奇故事的影像表达和人文精神的隐喻呈现。像《天下大观》这样的新派纪录片,正在给人们的旧有观念带来强烈冲击。

  此次调查中,55.3%的公众表示,当下纪录片最吸引人的是故事性,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再现历史;49.6%的人肯定其成功运用“情景再现”和“电脑还原”等制作手法;41.9%的人则认为节奏、画面、音乐制作手段被赋予了时尚色彩,生动活泼,是引人入胜的关键。

  继《故宫》后,历时3年,由央视原班人马拍摄的又一部大型高清纪录片《敦煌》,把“讲故事”的步子迈得更大了。除了在《故宫》中成功运用的“真实再现”和“电脑还原”等制作手法之外,引入“电影化”表现手法,用故事化和戏剧化手法关注历史人物命运,剧组还大胆虚拟了一些人物,并根据史料复原了他们的生活。《家住敦煌》一集里的人物甚至破天荒地说起了台词。

  为了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敦煌》在音乐上也豪华了一把,请许巍唱片头曲,请张广天做音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为了把小众化的高端产品变成符合大众收视习惯的公共产品,使纪录片“平民化”,《天下大观》通过节奏、叙事方式“对纪录片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也评价《天下大观》以纪录片的方式、以时尚的视听手段打造出了极强的时代感,顺应了观众期待的高端大制作的潮流。

  非纪实手段频繁使用会不会弱化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纪录片不可逾越的底线。为了守住这个底线,“原生态纪录”成为纪录片最稳妥也是最枯燥的常用手法。但“情景再现”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业界遵守多年的游戏规则。

  情景再现,也叫真实再现。从《郑和下西洋》、《故宫》,到《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几部大型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在还原历史面貌时都采用了这一手法,目的是让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画面缺失的时候也能坚持“让画面说话”。

  不过,随着影像传播样式的日益丰富,在情景再现中出现的画面结构元素也日益多元化,flash动画、数码特技、电影化的演员扮演、舞台演出、笑话、黑色幽默等等,都纷纷在纪录片中登场。在一些观众和专家眼里,纪录片的真实性面临着弱化和缺失的危险。

  “纪录片如果可以随意还原历史、虚构人物,为什么我们不直接看大片呢?”有网友尖锐质疑。

  调查显示,39.2%的公众认为,“情景再现”等非纪实手段频繁用于纪录片,会给纪录片的真实性带来弱化和缺失的危险。

  “不是最好的方式,只是需要的方式。”对《故宫》和《敦煌》的总导演周兵而言,“情景再现”不过是纪录片面对史实资料的断点,在叙事中采取的一种无奈的办法。

  周兵认为,对于纪录片来说,故事化是手段,纪实才是目的。故事化的纪录片具备许多影视剧的元素,能够吸引观众,这种取长补短的做法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力。拿《敦煌》里虚构的人物来说,早上吃了几个饼子,身上穿了什么衣服,其实都有考证,只不过是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已,“只要守住真实的底线,故事化处理就不会偏离纪录片的本质”。

  调查中,46.2%的公众认为,在坚持品位、品格的前提下,纪录片可以调动一切时尚的艺术手段;也有45.3%的人认为应该适可而止,该用则用。

  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总裁慕珂女士曾就纪录电影过于“娱乐化”的质疑表示:“故事性不会削弱纪录片要表现的严肃主题,而是让严肃主题接近观众。”

  纪录片怎样探索一条全新的生存发展之路

  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部由真人出演的纪录片,《敦煌》3年前公开招募演员一事曾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演员角色,既有被认为是莫高窟创始人的乐観和尚、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也有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和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常书鸿。

  “毕竟《敦煌》不是电视剧、电影。”周兵说,自己的老师就对此表示过反对,不过周兵还是坚持做了这次大胆的尝试。

  千方百计将纪录片拍得“好看”,不仅是简单的收视率问题,还关系到纪录片的未来。在小众和大众之间找平衡,在娱乐和文化之间求和谐,在真实和好看之间谋发展,在极端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下,纪录片面临着艰难的困境。

  此次调查中,49.5%的公众认为,像拍“大片”一样拍纪录片,可以把小众化的高端产品变成符合大众收视习惯的公共产品,使纪录片平民化。但也有36.0%的人觉得这会让纪录片变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最终只拥有好看的外衣却丢掉了人文纪录的内涵。此外,47.7%的人认为在极端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下,纪录片应该探索一条全新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周兵说,在纪录片里虚拟场景和人物的做法,行业里已经争论了20年。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几乎和电影一模一样的纪录片,像《成吉思汗》。因此,《敦煌》出现争议是正常的。

  在纪录片领域,“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纪录片带来好的观众缘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纪实性带来了隐患。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天中国纪录片普遍追求故事化的叙述模式,明显来自市场动力,是从国外“探索”、“国家地理”频道学来的,简单的“拿来”正在把中国的纪录片变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最终只拥有好看的外衣却丢掉了人文纪录的内涵。

  “《天下大观》把纪录片进行了娱乐包装,从形式上更像美国探索频道的商业纪录片,但题材绝对都是本土的。”在执行制片人梁仁红看来,这种中西合璧的模式也许才是最值得探索的中国纪录片之路。因为,如果纪录片的创作者偏离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东西,无视普通大众的接受习惯和审美需求,精英意识也只不过是创作者的自娱自乐。

  本报记者 吴晓东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