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博客存在"话语霸权"? 学者:更应用事实说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名人博客存在"话语霸权"? 学者:更应用事实说话
2009年06月25日 16:1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名人博客存在“话语霸权”?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网媒新军,博客的规模和影响力正在快速上涨。不但普通网民,即便是已名声在外、拥有大量“粉丝”的很多名人也纷纷开博、日日更新,希望通过博客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名气。

  与草根博客、全民博客相比,名人博客往往更易博取人们的眼球,随手一篇博文,可以轻松带来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浏览量。而“名博”也更易为人们所认可,甚至是信任,网络上、现实中拿着“名博”说事儿的也大有人在。然而,“名博”中的内容究竟有几分真实、有多少水分却往往乏人问津。“名博”如果炮制流言、哗众取宠,其影响力无疑更大。“名博”在博取人们眼球的同时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名博”更应用事实说话

  以最近的阿忆博客曝方静“间谍门”事件为例,当事情反反复复、远没有盖棺定论之前,阿忆的博客就已经成了眼球关注的焦点,记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后,发现与之相关的内容已超过20余万。

  除去事件本身的内容不说,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博客的主人——阿忆。阿忆曾担任过12集大型文献专题片《百年大公报》的主策划兼总撰稿,12集大型外交史专题片《百年中美风》的总策划兼总撰稿,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的主策划,还担任过42家电视台同步联播的热门节目《夫妻剧场》的总策划等等,在电视圈内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博文能引起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名人博客具备大众传媒的特点,原因在于名人或明星都是传媒追逐的对象,大众也会把与之相关的事件当成焦点,名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会被传媒炒作成新闻事件。“因此在这个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名人博客的内容已经凌驾于事实之上了。在一切都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就可以被炒得沸沸扬扬,阿忆博客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应该说,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周星表示。

  周星指出,传媒的一大特点就是会将其镜头集中在具有“民风”效应的各式各样的名人身上,包括明星,包括娱乐化的热点人物和噱头人物。普通网民与之相比,写出的内容一般不具备新闻价值,也不具备引起人们关注的因素。“一般人的博客并不容易引人注意,但如果是明星,即使发一张照片,也可以吸引成百上千的受众,更不用说当他发表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和言论了。因此总体来说,是这个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及当今大众对娱乐文化的需求,造就了名人博客的有关现象。”周星强调。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表示,发表言论,不管是不是名人,尤其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都要尊重事实、尊重客观。博客作为一个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并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平台,应该尽量杜绝道听途说后就讲出口。“首先这不是名人与否的问题,即使是一个普通网民、一个街头百姓也没有权利在网络上不负责任地发表东西,更可况名人的言论是具有放大效应的,更应该注意表述上的准确、客观。”黄升民说。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名人博客的影响力可谓与生俱来。据悉,在几大门户网站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谁,只要你是名人,在我的地盘上开通博客,就给你冠名高级博客——明显比一般人尊贵。在门户网站中,每分钟都会有成千上万个博客被创建,但“最近更新的博客列表”中只有“可怜”的10个,这其中不乏大量的名人博客。

  不过,名人博主们在网站上得到的种种特权却并不意味着,在法律上也有绿灯可开。黄升民指出:“从言论上来讲,博主有言论的自由。一个博客说三说四这都无所谓,但是如果博主不尊重事实,歪曲了事实,或者损害了当事人的声誉,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进行公诉,那就要等法院的公判。”

  周星表示,互联网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传播工具,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也容易引起网民发表意见,这是互联网的一个特点。基于这一特性,一些名人、社会名流或者有传播意愿的人就希望借助网络这一个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无论以什么方式传播,真的永远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被攻击的人或者被诬蔑的对象同样也可以用网络进行反击,这个平台是公正的。”周星说。

  他同时强调,博客作为一种公开的媒体平台,任何人在博客上写的东西都要负法律责任,博客的言论自由建立在不违反法律、无损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如果不经考证就诽谤他人、发布损害他人名誉的信息等,即使博主是名人,也需要负法律责任。

  监管不容缓 自律更关键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意味着传播技术的提高,更体现了传播理念的革命。

  有统计数据称,目前我国约有850多万家网站,1.67亿个个人博客,网络在传播新闻、发表言论方面的功能正在逐步增强。在2008年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络已成为重要的“舆论场”,而博客也成为其中重要的一脉。

  博客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博客的“自由”、“随意”已经受到了宣传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博客的监管却一直未能找到两全之策。为加强博客的管理,解决博客中侵权、隐私、虚假宣传等问题,几年前,当时的信息产业部曾提出采取实名制等措施进行规范,但博客实名制一直饱受争议,未能有实质性进展。而对以名气为主要诉求的名人博客来说,实名制巩固了网民对博主身份真实性的信任,实际效果却也往往适得其反。

  有关专家表示,博客本身是一个自由的空间,立法监管的难度在于,很难去断定虚假和真实之间的界限,监管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内起到限制作用,关键还是要靠博主的自律。

  周星同时指出:“网民对名人博客通常会比较感兴趣,“名博”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同时网民作为参与者,也应该注意对事情加以判断,盲目地附和会歪曲事实,有损别人的声誉。”在他看来,从受众的角度应该对名人博客出现的炒作、制造噱头等不良现象有一个看法和抵制,自己筑起一道防火墙。

  □本报见习记者 杨海鹏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