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跑的中国电影后劲不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加速跑的中国电影后劲不足
2009年06月30日 13: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加速跑的中国电影后劲不足

  6月21日,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本届电影节上,许多业界人士都用豪言壮语描绘中国电影的未来。鉴于2009年和2008年的上半年几乎一样,10部票房最高的影片中间有7部是国产片,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增长。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预测,10年之内中国票房能达到300至350亿,相关产业收入过千亿。保利博纳的董事长于冬预测,10年内全国有效银幕从4000张增长到1万张,年产量从400部增长到600部以上,单片票房前10名的电影超过1亿美金,“《赤壁》上下集算一部已经是6亿人民币了,如果说我们单片票房能有几部年度突破5亿,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市场。”

  张艺谋大片《英雄》在2002年创造了2.5亿票房。于冬观察到,全国电影票房,2002年之前的10年一直徘徊在9亿上下,短短几年内增长到2008年的43个亿,今年1月份到5月份的票房超过20亿。

  不过,加速跑的中国电影产业仍然有着不少尴尬。

  参加本届电影节的易凯资本CEO王冉举了一个例子:去年整个中国43亿电影票房,加上海外版权、音像版权、新媒体版权销售大概是六七十亿人民币左右的规模,而为人熟知的腾讯公司今年市场预测的销售收入是95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人,在一起付出这么大的辛劳,一年下来还比不上一只小小企鹅。”

  除了盘子小,中国电影产业还有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去年全国生产的406部影片,大部分没有在院线上映。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列出一些数据:我国拥有院线34家、约1500多家影院、4000多块银幕,按36个城市的统计,每个城市平均有18家影院600多块银幕,但是上座率只有10%多一点,“这说明我们的发行还有很大的潜力”。

  北京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则注意到,去年全国票房虽达到43亿,但是只有312家影院年票房超过“区区的200万元人民币”,“中国电影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单片票房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记录保持者仍然是1998年近3.6亿人民币的《泰坦尼克号》——如果把《赤壁》上下集分开来的话。

  于冬介绍,从2002年张艺谋推出《英雄》之后,每年都拍大片,中国电影商业大片时代从那时起可谓来临。比如,今年12月开始,有16部大片将要在两个半月内放映,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但事实是,产业化改革时间太短,“用五六年的时间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电影产业的工业基础,创作团队、制作团队方方面面其实都刚刚起步。”此时,影片类型的缺失问题显著,“我们拍摄影片的类型单一化,长期以来审查的内容导向,包括评奖都是一种类型的电影,就是以宣传功能为主。”

  国外电影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也在持续加强。于冬说,美国有4万块银幕,年度票房是96亿美金;海外市场方面,全球任何市场放映的美国电影都占到50%以上。宁浩担心“我们的市场自己还没站住,好莱坞和很多境外的已经进来”。于冬也同样担心,“像香港的制作团队、香港的导演,基本上全部转入内地,这给内地电影的新导演、新制作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这还只是一个香港。好莱坞进来是迟早的。”

  还有哪些工作没做?于冬认为,当前阶段“盖电影院肯定是没错的”,此外,“我们的文化市场生态环境的治理,盗版、网络侵权这些问题肯定要解决,不可能老是这个样子。”另一方面是制作团队的融合。于冬本人就一直强调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建立强大的华语电影阵容。

  高军认为,呼唤市场健全的运作机制之余,急需培养更广泛的观众群。“如果一个国家的电影市场只靠情侣充当观众,将是这个国家电影行业的莫大悲哀。应该致力发展更多的拖家带口的人,成为电影院的常客。”

  实习生 祁钰 本报记者 周凯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