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学为什么写不过乡村文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城市文学为什么写不过乡村文学?
2009年08月17日 13:22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语言的贫乏 认识的缺乏 价值观的“偏见”

  为什么城市文学写不过乡村文学

  在近现代文学阶段,中国的城市文学首先产生于上海;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叙事也一直稳稳地占据乡村叙事的上风。而当代城市叙事却风光不再,在整个文学叙事的格局中,只占据很小的分量;在茅盾文学奖历届的获奖作品中,城市小说只占十分之一左右,得奖的基本上是写“村里的事”。出现这样的状况,归根结底说明了城市文学的薄弱。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王纪人认为,“至少在艺术上还不足以吸引审美的眼球”。

  住在城市的作家,写起城市生活因何反不如写“村里的事儿”得心应手?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上海文学周举办的“文学与城市”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评论家和作家就“当代文学中的城市叙事”一题展开交流研讨,分析了当下中国城市文学书写贫困的原因,为当下文学创作探讨新的方向。会上,有观点表示,语言的贫乏、认识的缺乏、价值观的“偏见”是制约城市文学发展的三大因素。

  语言:缺乏特色的全球化语言

  作为思想的载体、文化的符号,语言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作协创意部的主任胡平提出,现在城市文学难写好的一个原因就是,城市中方言的“隐退”。而乡村在这一点上没有大变,“不得不承认,乡村在语言资源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他认为,农村生活的小说之所以好看,因为它的语言中有地域的特色、历史的积淀,而城市文学在这方面明显有所欠缺。

  胡平指出,目前城市语言主体变化很大,说方言的人已经不多了;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尽量在减少说自己的方言,而改用普通话。“加上外国人,北京的语言现在全球化了,在这种背景下,用(现在)北京的语言写小说就有问题了,生动性、文化底蕴之类的东西就少了很多。”

  认识:只看到城市的冰山一角

  文学源于生活。而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作家们坦承,自己对城市的了解其实非常片面,的确是写不出好的城市文学作品的一大原因。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孙颙开门见山,“城市的丰富性,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冰山的一角……有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他认为,这也是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而城市叙事作品反倒不及乡村叙事作品丰富的重要原因。

  孙颙的话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共鸣。知名作家王小鹰直言自己对这个城市“一点都不了解”,而且由于在传统道德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永远拿过去的价值观来评价现在的城市……只是写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东西”。

  北师大教授张清华认为,城市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家的描写,能让读者生成对这个城市文化的印象和理解,让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不再局限于“城市一角”。而对于作家来说,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这个城市,又如何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城市印象”,如何能体现城市文学的意义所在呢?

  价值观:逃离城市,回归农村

  文艺报主编阎晶明提出,城市叙事和乡村叙事其实在道义上就有一种高下之分;这样的“区别对待”使许多作家在写作时潜意识里就会回避“融入城市”,“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是一个逃离之所,回归乡村才是崇高的。否则,这本小说在价值观上就大打折扣了。”他指出,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文学,还存在于外国文学。“我们看的美国的一些大片,往往在乡村的那个家,才是主人公回归的地方,只有对那个地方念念不忘,才是符合道德的”。

  北师大教授张清华随后的发言为阎晶明的观点做了一个补充。“上世纪90年代前,中国当代文学是没有城市叙事的,而在乡村和城市的二元对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肯定乡村、贬低城市”。在他看来,在美学上,城市叙事较乡村叙事的确存在劣势,而且至今仍然存在。

  (记者 姜小玲 实习生 陈文华)

【编辑:张中江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