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形引华裔学者关注:希望汉字朝正确方向演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汉字整形引华裔学者关注:希望汉字朝正确方向演变
2009年09月03日 1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布达佩斯9月3日电  中国教育部近日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次“汉字微调”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反响。日前,记者在布达佩斯就拟进行的字形调整问题采访了对汉字历史和发展颇有研究的匈牙利籍华裔学者李文焘先生。李文焘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许嘉璐教授,同时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李文焘在汉字研究方面有较深和系统的研究,其有关探究简化字文化和历史渊源的学术成果已经完成,著作暂定名《简化字释》。

  下面综合的为李文焘在采访中对字形调整的分析和看法,由于电脑无法书写,下文修改或删除了采访记录中一些特别字形及与甲骨文、古文字和金文等有关的例证句子。

  李文焘认为,“琴、瑟、琵、琶”上左横变提,有如下几点好处:第一,与“玨”字写法统一起来。第二,在书法中两个相同结构的字,其中一个稍作变化,使字形结构显得相对紧凑,如两个“木”的“林”;两个“匕”的“比”;两个“生”的“甡”;两个“立”的“竝”;两个“朿”的“棗”、“棘”;……其实“徵”中下面的“王”最后一笔横变提,让人也会有相对紧凑的感觉,且与“改、政、效、敦、致、敍、敱”……结构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琴、瑟、琵、琶、徵”五字改变写法后,两岸四地这五字字形达到了一致,有利于相互沟通交流。

  “魅”右部件的末笔捺变点,与“魃”字的末笔作了相同的处理,有两点好处:一,在书写中“魅、魃”末笔由于统一,相互参照,容易记住字形。二,捺变点后,半包围结构更为合理,否则最后一捺,很难被包围在里面。

  “籴、汆、褰、衾”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有如下好处:一,与“尒、佘、余、寨”末笔作了相同的处理,容易记住字形中最后笔画的写法。二,书法中一般为了追求字形的美观,除极个别字外,一般都遵循“字无双捺”。上述四字作了这样的处理,也符合书法艺术的要求。

  “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有如下好处:在一个汉字中有相同结构在一起时,在书法艺术中其中一个都应作相应变化处理,原来这几个字中的“巳”,左边一个写得较小一些,右边一个相对较大,但在字体写得较小时,就很难分辨,现在把左边的“巳”最后一笔写成了竖提,不仅字形在书写中显得不呆板,而且显得紧凑。

  “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回归到符合造字原理的“木”。上述各字造字原理概述是这样的:

  亲,繁体为“親”。《段注》:“李斯刻石文作亲。左省一画。”简化字“亲”保留了“親”的一部分。

  杀,繁体为“殺”。《说文》:“戮也。从殳杀声。”《段注》引张参说:“杀,古殺字。”从甲骨文和金文的“杀”字写法(包括篆文的左边下部)都像“木”字,中一竖没有钩。

  条,繁体为“條”。《说文》:“小枝也。从木攸聲。”

  茶,《广韵》:“(木茶)俗字。春藏叶,可以为饮。”《韵会》:“茗也。本作荼,或作(木茶),今作茶。”《正字通》:“其字从艹从人从木。”

  新,《段注》:“当作从斤从木,辛声。”

  杂,繁体为“雜”。《说文》:“五彩相会。从衣集声。”而“集”从隹从木。

  寨,《广韵》:“山居以木栅。”《辞海》:“防卫所用木栅。”

  从上面分析看,这些字不论含义,还是造字原理都与“木”有关,所以这些字(包括含有这些结构的字),它们结构中被讹写了的带钩的“木”字,恢复了原来写法,不仅符合了造字原理,而且改过后的上述各字的繁体写法与港澳台写法取得一致,有利于两岸四地的交往、沟通。

  “蓐、溽、缛、褥、耨、薅”中的共同部件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我们认为是有必要的。“辱”单独成字是上下结构(见《辞海》),而在上述各字中却写成半包围结构,这样乱了套的写法,不仅让人感到难以理解,而且写起来也会带来不便。另外,如果“辱”是上下结构,那么“唇、蜃”也写成了上下结构,这样便于掌握字形。

  “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我们查阅《辞海》中收集的相关汉字有:嗀(呕吐)、彀(张满的弓)、轂(毂的繁体)、瑴(本作玨或珏)、榖(木名)、穀(谷的繁体)……除一个字在共同结构中少了一横外(此字《康熙字典》也未收录,原因未详)外,诸字共同结构是一样的”。又因为 “車”简化成了“车”,所以以前的“毂”字把“車”上面一横也简化在内是不妥的。如果把一横也类推简化在内,如此会给含有“車”字结构的其它字的简化带来意识上的混乱,给书写带来不变。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