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少数民族古文字专题陈列馆开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第一座少数民族古文字专题陈列馆开馆
2009年11月06日 09: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藏馆名称:中国民族古文字陈列馆

  -开馆时间:2009年10月31日

  -镇馆之宝:尔苏沙巴文经书

  -藏馆特点:中国第一座少数民族古文字专题性的陈列馆

  -藏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第3层

  中国有56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古文字遗产。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览这些文字的概貌,感受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呢?位于中央民族大学的中国民族古文字陈列馆可以满足您的心愿。

  中国民族古文字陈列馆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研究者从各地收集来了500多件文献和文物,又从中精心挑出100余件进行展出。陈列馆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分为汉字体系的少数民族古文字、外来文字体系的少数民族古文字、版本与刻木记事符号、本土文字四个板块,展示了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字、古彝文、水书、朝鲜文、藏文、东巴文等30多种文字。展品种类包括文本、书法、拓片、图片、木刻雕版、印章、货币、木简、工艺品等。现在,就请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展馆,开始一次奇妙的“民族古文字之旅”!

  -镇馆之宝:鲜为人知的尔苏沙巴文经书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民族研究工作者在四川凉山州陆续发现了几卷经书,其中主要的一种叫做“虐曼史答”,意思是“看太阳的”或者“看日子的”。古文字陈列馆中所收藏的,就是这样的经书。看了我们拍摄的照片,您一定会说:这不是连环画嘛!可是,它们却是实实在在的文字——尔苏沙巴文。

  在四川凉山州、甘孜州和雅安地区,零散居住着尔苏人。学术界一般认为他们属于藏族的一支。尔苏人的祭师“沙巴”经常使用一种符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尔苏沙巴文。

  尔苏沙巴文的产生年代不详,据尔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和诸葛亮打仗时就有这种文字了。尔苏沙巴文单字只有200个左右,表达功能系统很不完备。尔苏沙巴文字的形体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有明显的一致性,可以从单字体推知它所代表的事物,比如您看到的这张图片,画一个马,就代表实际的“马”,没有什么引申的意思。这种文字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如:白色代表金,绿色代表木,蓝色代表水,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这个特点在世界所有文字中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因为受到图画表达功能的限制,尔苏沙巴文大多表示的是一些实词,很难表示虚词,如果要把经书上的话读出来,解读者必须加上大量的词语,才能念出完整的句子。因此,原文的解读十分困难。

  不过,尔苏沙巴文虽然鲜为人知,但并不是已经失传的死文字。现在,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沙巴”,可以读出一部分文字。虽然不是每个字都认得,但凭着读出的这部分文字,他们已经能理解经书的大概意思了,这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尔苏沙巴文是由图画脱胎出来、刚刚跨入文字行列的原始图画文字,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

  -西夏文泥活字版《维摩诘所说经》

  1987年,在甘肃武威地区的山岭里,农民们挖出了一本古代经书,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符号。乍一看有点像繁体的汉字,但细细一看, 一个字也不认得。经过学者鉴定,这种文字是已经消亡的西夏文,这本经书是《维摩诘所说经》。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王国主体民族党项羌族语言的文字,属表意体系。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1036年),命大臣野利仁荣(?-1042年)创制。野利仁荣耗时三年,冥思苦想,终于创制成功。西夏文共五千余字,是模仿、借用汉字笔画创制的方块字,又有其特点: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用点、横、竖、撇、捺、拐、拐钩等组字,斜笔较多,没有竖钩。明朝中叶以后,西夏文逐渐被世人遗忘。现在文献有文书、条令、文字、作品、题记,碑刻、木简、符牌、印章、钱币等。

  古文字陈列馆中所收藏的,就是西夏文的《维摩诘所说经》。根据经书印刷的一些显著特征,国内外专家判断它是泥活字印刷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印刷术正是大名鼎鼎的北宋人毕昇发明的。西夏人采用泥活字版,也体现了先进的技术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学者们发现经书上印有西夏仁宗尊号题款“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醇睦懿恭”,所以断定其印制年代为西夏仁宗大庆二年(公元1141年)之后的仁宗年间,为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实物。

  -镶有藏文“吉祥如意”的首饰盒

  如果您看过反映西藏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一定会记得藏族人那句充满温情的问候:“扎西德勒!”翻译成汉语,意为“吉祥如意”。现在您看到的,是古文字陈列馆中展出的一件首饰盒,上面最大的那几个字,就是藏文“扎西德勒”。

  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始人为吞弥·桑布扎。他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以梵文50个根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特点,创造了藏文30个根本字母;又从梵文的16个元音中造出4个藏文元音字母。而在历史上,藏文先后经过多次大的修定,文字体制相当完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

  藏文书写习惯为从右向左。字体分两大类,即藏文有正楷体(乌金体)和行楷体(乌梅体)两大书写体。乌金体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乌梅体主要用于手写。显然,这个首饰盒上的藏文属于乌金体。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认识藏文,但这漂亮的文字,依然能带给大家一种劲健的美感。

  -水民族的水书马尾绣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水族是为数不多的既有民族语言,又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水族的文字,水语称之为“泐虽”。 “泐”读lè,是文字的意思;“虽”是水族的自称。汉语将其译为“水书”。

  水书是一种汉字变体为主的文字,常用字只有500个左右。这种文字由于无法记录水族语言,所以称“水书”而不称“水文”。水书产生年代不详,其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汉字变体),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

  从字形结构看,水书应属表意体系的文字。其书写形式是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水书多为水族书师掌握和使用,但在水族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2002年3月,水书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古文字陈列馆中的水书,是一件马尾绣作品,象征着“吉祥如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是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它保留了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法,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作品色彩明快,造型生动,堪称一绝。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马尾绣和水书一起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水族驰名天下的“双璧”。

  -已经消亡的察合台文文字印章

  在保留古代文字方面,文献发挥了很大作用。不过,古代印章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载体。虽然印章不可能像文献那样保留大段的文字,但是印章质地坚硬,比纸质文献更容易保存,而且一般都刻得非常精细,印出的文字比较清晰,对于当代学者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古文字陈列馆中就保存了不少印章,上面有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字。其中有一枚印章,所刻的文字颇为神秘,看上去和阿拉伯文有点像,但却是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察合台文。

  提起“察合台”这三个字,您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成吉思汗有个儿子就叫察合台,而且历史上确有其人。察合台于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7年建立起著名的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41年察合台去世。他的后裔笃哇汗统治时期(1274年-1306年),察合台汗国开始用察合台文。此外,莫卧儿王国和埃及也曾使用过这种文字。

  察合台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有28~32个字母,有11个字母主要用于拼写阿拉伯-波斯语源的词语。除基本字母外,还使用阿拉伯文的辅助符号,使用较广的有5个。察合台文献,除较晚的铅印本外,多用阿拉伯字母的纳斯塔里克体(正体字)传抄。察合台文虽然消亡了,但它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以至于成为现代维吾尔文的前身。

  -用“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东巴文书写的百家姓

  提起纳西族,您一定不感到陌生。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云南丽江这个地名越来越“热”,而它正是纳西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相应地,也使人们知道了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古文字陈列馆中,您可以看到纳西族使用的一种神秘文字——东巴文。

  纳西东巴文是一种古老原始形态的象形图画文字。这种文字多由纳西族祭师东巴使用,故称东巴文。一般认为,东巴文的产生和应用,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东巴文有独特的构字方法,是世界上少有的至今还活着的象形文字,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东巴文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东巴文原来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后来发明了纸,才抄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流传下来的经文共有2万余册,国内现存1万余册,成为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宝贵材料。

  古文字陈列馆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是用纳西东巴文和汉文书写的“百家姓”。您可以从两种文字的对比中,充分感受到东巴文作为象形文字的独特魅力。这幅作品是今年新写的,虽然不是历史文献,但却证明了东巴文世代相传的强大生命力。

  -壮族爱情组歌:坡芽歌书文献

  2006年2月,研究者在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发现了一块神秘的白色土布。它宽约一尺,长二尺余,上面画着月、星、树、稻叶、犁、斧、禽、马、人、衣、鸟笼等81个物象符号,每个符号大小约一寸,由红色的仙人掌的汁液绘成,当地人称之为“布瓦吩”,严格地译成汉语是“把花纹图案绘在土布上的山歌”,学术界称之为“坡芽歌书”。

  坡芽歌书其起源尚难以断定。它是图形符号,构形原理有象形、指事两种。现存的81个符号,已经具备了文字的某种特质,形、音、义都是固定的。但是,坡芽歌书的一幅图案符号代表的不是一个字音,而且内涵比一般的单字丰富。具体地说,这81个符号,每一个都代表着一首特定的山歌,总计81首山歌,762行歌词。坡芽村的壮族歌手,只要见到这些图案,就能唱出整首山歌。目前,该村仍有20多人能认读坡芽歌书。

  坡芽歌书发现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经过考察和整理,学者们认定坡芽歌书的内容是一部壮族爱情的组歌。

  -音节文字:古彝文文献

  古彝文是一种古老的音节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但它并不是借用和模仿汉字的产物。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巴文并称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值得注意的是,《滇川黔桂彝文字集》中所收的古彝文字达到了87046个单字,这甚至比《中华字海》中所收的85568个汉字单字还要多。

  古彝文典籍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医学、数学、农牧……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有一个重要的抄本,就是用古彝文写成的。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彝族人可以认读古彝文。

  看了这些介绍,不知道您对我们浩瀚丰富的古文化有什么感受?古文字陈列馆中的珍品还有很多,它们就像璀璨的瑰宝,静静地守候在展馆之中,等待着您穿越尘封的历史与它们对视的那一刻。(严明 侯晓晨)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