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遗址保护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大遗址保护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2009年11月11日 10:42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金牛山人头骨复制品。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随着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式启动以及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的举办,2009年年末,有关大遗址保护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公众舆论的关注。鲜为人知的是,辽宁与“大遗址保护”这个概念有着特殊的渊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宁的大遗址发现促进了“大遗址”概念的最终确立和推广。当下,大遗址保护已经成为国家以及各个省市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具有多种意义的工作。

  追溯大遗址保护的历史,辽宁曾经是全国的先行者,而辽宁所拥有的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也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必须得到重视和关注,“大遗址” 的概念理应成为一个全民性的概念。 “大遗址”的“大”,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是纯粹的学术用语,但是对于社会来说,这个“大”,还应该具有观念和目光上的意义。

  11月8日,记者采访了考古学家郭大顺。半个月前,身兼苏秉琦弟子以及牛河梁考古人的双重身份,郭大顺在牛河梁参与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苏秉琦先生是“大遗址”概念的提出者,而郭大顺则是这一概念的重要实践者之一。对于他来说,有关大遗址的话题既老又新。

  大遗址保护:从辽宁说起

  中国文物报刚刚刊载了郭大顺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从苏秉琦先生关心大遗址保护想到的》,文章中集中梳理了苏秉琦先生多年来有关大遗址保护的重要观点和启示性意见。

  郭大顺告诉记者,其实早在1964年,苏先生就曾经提出过他对遗址更大范围保护的想法。 “我们省在大遗址保护方面起步很早,当时,其他地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问题。 ”郭大顺回忆说,“1983年秋冬之交,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和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先后被发现,苏先生得知消息后,立即意识到对这类不同于一般遗址的高规格且形成遗址群的大遗址,在遗址保护方面也要突破常规。”于是,1983年和1984年,苏先生连续从遗址保护方面提出设想和建议。关于牛河梁,他提出:不仅要把祭坛(东山嘴)、牛河梁积石冢、“神庙”联系在一起,而且要把它们同附近两千年以后的六处商周青铜器窖藏坑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古遗址群看待,它们的每一现象都不应以它自身当作它的范围,应把它们之间现在看来还没发现什么线索的“白地”都看作是重要范围。而对于绥中县渤海湾北岸止锚湾发现的姜女石秦行宫遗址,苏先生就提出:应看作是原来地上古建筑、纪念址,“其保留意义可与长城相比。长城可做中华民族象征,此则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初形成历史时期标志。是秦汉间‘国家级’的纪念建筑物。 ”

  因此,苏秉琦认为,牛河梁遗址要保护现场,恢复原来的环境风貌,使今人能体验到一些当时社会气氛,“研究如何建立正式的‘遗址博物馆’”。而姜女石遗址现状保存问题十分重要,要尽量保持它们的环境风貌。

  保护大遗址首先是保护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秉琦先生针对各地发现的一些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遗址或遗址群,不断提出大遗址保护的设想和建议,并且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出建立遗址博物馆的设想。同时,他还强调要对这类大遗址的保护工作有长期打算,长计划短安排。应该说,他在20余年前所提的有关大遗址保护的种种观点和建议,都成为当下具有重要价值的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

  “相对于一般遗址的‘大遗址’概念和相对于出土文物的‘大文物’概念,在提出的角度和理解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直接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考古新发现及由此出现的遗址保护的新形势有关,表达的都是区域性的整体保护,而不仅是局限于一个个的遗址点。 “郭大顺说,与此有直接关系的,是如何对待遗址环境的保护。 ”苏先生对牛河梁遗址提出的‘白地’也是保护范围的观点,将遗址环境的保护与文物本体的保护同等对待,以后当地建高速公路、架高压线、开矿等涉及遗址环境保护得到妥善处理的事例证明,这是对具特殊重要价值的遗址的环境也要特殊对待的一种具前瞻性的认识。 ”另外,苏先生也一再强调,遗址规划和建设遗址博物馆,首先要考虑的是现状保存问题,如何传之子孙万代,在考虑保持它们的环境风貌和建立遗址博物馆的设想时,要体现出一个历史名胜古迹的气魄,使今人能体会到一些当时的社会气氛。

  大遗址保护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相结合

  “大遗址与一般的遗址不同,涉及的范围大,周边环境与遗址本身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一直说,大遗址保护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有机结合起来。 ”郭大顺说,“相对于一般遗址的‘大遗址’概念和相对于出土文物的‘大文物’概念,在提出的角度和理解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直接与上世纪80 年代以后考古新发现及由此出现的遗址保护的新形势有关,表达的都是区域性的整体保护,而不仅是局限于一个个的遗址点。 ”

  1988年,辽宁考古工作者就提出将营口金牛山古人类遗址、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以及姜女石秦行宫遗址以大遗址的概念来加以保护,但是,受到当时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这一提议并没有付诸行动。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以往,大遗址保护成为受到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现在大遗址保护很热呀,能不能及时启动大遗址保护工程,主要还要看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的启动和建设,朝阳市有关部门是十分重视的。”郭大顺告诉记者,目前姜女石秦行宫遗址的保护规划也正在进行中,营口金牛山则还没有开始规划工作。

  部分城市的核心区保护需要被关注

  谈到此次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的主要议题“城市核心区的大遗址保护”,郭大顺表示,这一主题也应当引起辽宁的重视。

  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发布了《大遗址保护洛阳宣言》,宣言中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大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力量。我们认识到,城市核心区的大遗址保护极具挑战性,当前在城市核心区和城乡接合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有助于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发展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

  郭大顺说:“我们省的沈阳、辽阳、朝阳都曾经是历史上的都城,具有不同的珍贵历史价值,也应当把保护意识提升到‘城市核心区大遗址保护’的高度上。今年沈阳公布了《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有关部门对沈阳老城的保护制定了一些规划,这是值得肯定的。 ”

  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举办期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目前,大遗址保护行为越来越融入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促进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考古遗址公园将作为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内容得到大力推动和支持,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30处考古遗址公园和50处遗址博物馆。

  可见,大遗址保护并不仅仅是关乎考古、关乎历史的,也并不局限于文化的范畴,对于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郭大顺还表示,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是考古学走向社会化大众化的必然。

  -链接

  什么是大遗址?

  大遗址概念的重点特征在“大”字上,其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性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性三个特点;二是其概念的外延部分,具备以上内涵特征的遗产地都可并入大遗址的概念中来,在许多大型遗产地中不同类型的遗存常以相互依存的形式而出现。(记者 王研)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