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腰封”:证明着文学的浮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恨腰封”:证明着文学的浮躁
2009年11月11日 14:1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就在5天前,“百度百科”里新添了一个词条———恨腰封。这个词条最初来自于5个月前网友们在豆瓣网上成立的一个读书小组的名字,现如今已演变成为广大读书人对越来越恶俗的图书腰封的深切批判的代名词。(11月10日《长江商报》)

  腰封本来可以对图书起到一种宣传和推介的作用,给读者选择图书提供了某种参考和方便,为何现在读者不但不领情,反而恨起它来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的图书腰封,已经沦为吹牛、浮夸、说大话,对读者选购读书,不但无法起到参考作用,反而误导,惹人厌烦。

  读者用“恶俗”来评介目前图书出版市场的腰封怪现象:有的图书刻意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有的罗列上几十上百个名人搞“倾情推荐”;有的则喜欢“傍大款 ”。比如刚获得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大奖的刘震云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其封腰上赫然印着:“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将该书和《百年孤独》相类比,还要比人家多孤独十倍。连刘震云自己都直呼“过了”。

  图书腰封的浮夸和浮躁,其实正是当前中国文学浮夸和浮躁的最佳证明。很多书还没出,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造势。可作品到底如何,不是靠作家自己说了算的,而是靠读者说了算。等书终于出版了,听信了夸大宣传的读者,买来一看,大呼上当,以后这个作家即使真写出啥经典作品来,也没人相信了。一些连作家自己看了都感到脸红的浮夸之语被堂而皇之地印在腰封上,你真以为读者都是傻子啊?

  图书市场有竞争,适当的推广宣传是有必要的,但文学说到底是一项寂寞的事业,通过炒作和造势,可以一时赢得市场的回报,但却可能伤害文学事业本身。屡次被腰封恶俗所伤的读者,由此可能从厌恶这位作者开始厌恶文学。因此,抵制恶俗腰封,不但需要读者的努力,同样需要作者的配合。(苑广阔)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