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记者“挑逗”的良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应对记者“挑逗”的良方
2009年12月20日 16:48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应对不友好的记者的采访,总的方略不妨借用鲁迅的话来总括:“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

  不久前,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发生了德国某电视台记者利用语言不通戏弄中国工作人员的事件。这一方面暴露了该电视台不友好、记者违背职业道德,但是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学习和掌握接待西方媒体采访的技巧和策略。

  事实上,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如何回应记者们和众多媒体的挑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课题。即使我们剔除传播环境恶化的因素,但从记者的职责来说,他们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从你的口中获得最重要的信息。这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已经成为新闻记者的一个传统:他们往往会在公众或电视镜头前,故意地向被采访人提出挑战性甚至带有攻击性的问题。他们这样做,目的何在呢?

  美国有的学者称之为“出难题”或“挑逗”(Tease)。这样的做法往往使人厌恶,中国的文明传统更会使国人难以接受。但是,细分析起来,西方的记者这样做也自有他们的道理:

  首先,这种“挑逗”往往会激发被访者回答得更认真、更有价值,大多数情况是使你回答得精彩,但也可能使你显得尴尬、语无伦次甚至说错话。不管怎样,都是“出新闻”的结果;其次,这种“挑逗”都是带有强烈的质疑性的,这更有利于标榜记者的公正和客观;再者,这种“挑逗”更具有戏剧性效果,会吸引更多人的兴趣;有的西方主持人认为带有进攻性的提问,往往引来公众对被访问者的关切和同情,报道的认同。当然,也不能排斥有些不怀好意的记者故意刁难被访问者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其实,应对记者的“挑逗”,是有一些良方可以借鉴的。

  首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记者的问题要认真仔细地倾听。不管对方的语气多么有攻击性、挑战性,我们也要冷静地辨明它的真正目的和含义,这样才能给予巧妙的回答或反应。回答的方略不妨借用鲁迅的话来总括:“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这三点,我们从最近出版发行的《朱镕基答记者问》里面可以得到很多很深刻的启发。朱镕基总理经常巧妙地运用“避其锋芒,后发制人”的策略,在语言和表情上,表现出的是真诚、友善和合作,但是原则立场毫不丢失。这往往比直来直去的简单反驳更有利。

  第二,有时候借题发挥,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这不仅仅是一种善变的技巧,而且更是一种大将风度的彰显。2003年4月30日,刚临危上任的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专栏节目中巧妙地回答了主持人王志的尖锐质疑。王岐山始终把自己放在高调出击的地位,表明他与媒体的合作态度,借此机会动员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统一思想和意志,共同奋斗,战胜非典的契机。

  最重要的是,回答那些别有用心的提问时要应严守阵地,坚持原则。首先要仔细倾听对方的提问,人家的话都没听懂,还表什么态?特别是担任政府机构或企业的新闻发言人时,应当遵照授权的原则立场,注意分寸,不画蛇添足,不随意发挥。语言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切忌让别人歪曲、别有用心地利用后期剪接来断章取义,歪曲你原来的意思。

  至于幽默,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的外化,更是他心怀坦荡、潇洒自如的反映。

  总之,记者采访我们,不管他有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提问策略,都是我们获得话语权的机会,应当积极利用,沉着应对,不卑不亢,为我所用。不讲责权以外的事和话,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我方的立场和观点。必要时也可引用有说服力的故事来证明事实的真相以及真理所在。这样才会有助于增进西方主流社会对我们的了解。

  任 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