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十月围城》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2009年12月23日 08:07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十月围城》讲述了一个又荒诞又真实的故事。之所以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核心就是送死。具体点说,就是一群本来没有生活交集的陌生人,为了保护一个来香港开会的陌生人而去送死。更荒诞的是,这些动机各不相同的人,因为碰巧死在了一起,从此拥有了统一的头衔:义士。你看,这就是光辉理想的神奇之处。之所以又说这故事真实,盖因古今中外,历史从来如此。

  义士们送死的动机很难理解吗?我看未必,窃以为陈可辛和陈德森恰在此处显示出了香港电影人的诚意,没有用“革命”的大帽子压人,而是为理想主义者的行为,做出了现实主义的注解。掰着手指数数,几位主角为什么愿意送死:甄子丹是被前妻范冰冰和亲生女儿感动了,为了孩子有个家,保护情敌也忍了吧。谢霆锋想着马上要娶媳妇了,这媳妇还是老板给的,老板说啥就是啥。李宇春要报杀父之仇,兼完成她爹的遗志———这遗志是什么呢?她爹任达华说了,清廷不灭,自己就永远是个叛军。巴特尔练了一身功夫却从没打过架,这回可算逮着机会了,而且还是“打坏人”,挺刺激。黎明不做公子很多年,抽大烟败掉家业,早就想死了,突然碰见王学圻,给他把传家宝贝铁扇赎回来,当即表示“把最危险的地方留给我”,虽然他也纳闷王学圻干的事“值吗”。王学圻当然觉得值,他是个商人,暗中资助革命党很久,用今天的话说叫“政治献金”,只要革命成功,必有丰厚回报。只是他没想到最后把独生儿子搭进去了,这账一算,巨亏。曾志伟身为警察,本来忠于职守,努力查封报馆,他送王学圻一程,也是放笔人情债,反正“全香港都没有警察了”。

  这样一数,上述同志,没有一个是真心干革命的。难怪胡军对见血就晕的老师梁家辉说,要真让你们这些人成了事,中国必亡。

  胡军错了,错在他小觑了真正的阴谋家梁家辉。唉,我向来是不惮用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可这是事实。梁家辉乍一看是最坚定的革命者,他做的一切都有伟大光荣正确的理由,包括用替身换掉孙中山,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牺牲,也可以解释为稳妥起见。孙中山的话,为梁家辉提供了理论支持:“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

  问题就在这里。关于“革命”二字,我更倾向于鲁迅先生的解释:“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口口声声说要传播西式文明理念的梁家辉,不可能不知道,人人生而平等,这话同时意味着:没人有权唆使、引诱别人去死。以革命之名,以理想之名,都不行。

  哀悼一下王学圻那个当了替死鬼的儿子吧,他是个愤青。这样热血年少的岁月,我们都曾有过。只是我现在认为,比起充当炮灰,还是为心爱的女孩子打架更有劲,更崇高,也更温暖。至少,那是你认识的人。

  不要迷恋革命,革命只是个传说。其实梁家辉这种人心里最清楚,革命就是比谁活得久,活下来才有资格谈理想。所以黎明在外面都快给人捅成蜂窝了,梁家辉还在屋里拿着手枪哆嗦。这把枪要留到最后关头打BOSS,果然,打死了胡军,功劳最大的英雄,还是健在的梁家辉。

  中国古话讲,“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民智未开的年代,谁能驱使千万人甘愿赴死,谁就赢。开头我就说了,这事挺荒诞,却是残酷的真实。管你信不信,我们今天能够谈起“理想”这个久违的话题,应该感谢《十月围城》,“年少的作文虽然不能成真,你我都愿意再笑着重温。”

  □武云溥(北京 记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